风洞|革新技术创造“中国芯”

近日 , 采访人员走进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开发大路旁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 只见沈鼓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伊洪丽带着科研人员 , 在开展压缩机、泵等流体机械及其关键配套产品的技术攻关 。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是依托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 “大型风洞装置用主压缩机国产化 , 解决了‘卡脖子’难题 。 ”伊洪丽介绍 , “风洞”是大型飞行器研制的重要试验设施 , 而其“心脏”设备风洞装置主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 打破国外垄断 , 实现我国首台套2.4米风洞装置用主压缩机国产化成为该中心重要目标 。
为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 中心组建了一支由几十人组成的包含气动、力学、材料、工艺、加工制造、试验检测等多学科协同的研发团队 , 历时7年 , 攻克了上百项关键技术难题 。 首次将复合材料动叶片应用在高负载压缩机上 , 定制开发了大型水平剖分式碳环密封系统 , 攻克了大型薄壁剖分机壳的焊接变形与控制加工精度的技术难题等 , 最终成功完成了机组研制 , 目前机组已在用户现场成功运转 , 各项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 。
“这一国之重器的国产化 , 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备独立研发、设计、制造该等级风洞装置压缩机能力的国家 , 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中的又一座丰碑 。 ”说到这些 , 伊洪丽为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
不只有大型风洞装置用主压缩机国产化 , 多年来 , 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 沈鼓取得了丰硕成果 , 完成了年产120万吨乙烯“三机”、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等研制 。
“取得的成果得益于创新机制建设和创新体系建设 。 ”在伊洪丽看来 , 创新机制建设方面 , 中心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 , 设置了决策机构、常设机构和分支机构 , 并持续加大创新投入 。 2000年 , 沈鼓集团获批组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 并以此为基础 , 将企业原有研发创新体系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和完善 。
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的支持 。 中心成立以来 , 得到了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 通过科技立项等方式支持中心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 仅“十三五”期间 , 中心获批的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就达97个 , 累计支持金额超过2亿元 。
【风洞|革新技术创造“中国芯”】在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看来 , 中心20多年的发展正是企业技术创新历程的写照 , 更助推了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 使得沈鼓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 “中心坚持技术创新 , 实现了数百台套在国际、国内有重大影响力的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国产化 , 为我国石化、能源等行业装上了‘中国芯’ 。 ”戴继双说 。 采访人员 温济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