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航天员聂海胜站在机械臂上与地球“合影” 。
出舱 , 不止是在太空 。
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以来 , 11艘神舟飞船11个返回舱 , 均按计划降落在预定区域 , 11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 。
但放眼全球 , 意外总是有的 , 世界航天史上就多次出现返回舱“不听话”的事 。
1965年3月 , 苏联上升2号载人飞船返回降落时 , 因故障应急降落到了乌拉尔山的桦树林里 。 两名航天员只能一边在雪地里写上求救信号 , 一边用随身携带的应急手枪抵御野狼和熊 , 并生火御寒 。 最终 , 训练有素的航天员靠生存技能摆脱了困境 。
2018年10月 , 来自俄罗斯和美国的两名航天员乘坐“联盟MS-10”号飞船发射升空后的两分钟 , 因火箭故障 , 需要应急返回 。 两名航天员一度与地面失去联系 , 半小时后 , 搜救人员找到了航天员乘坐的密封舱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 目前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已经进入第三个月 。 后续 , 航天员乘组将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 计划9月中旬返回东风着陆场 。
【沙漠|另一个战场:帮航天员找寻回家之路】中国的飞船降落返回时遇到应急情况怎么办 , 救援人员不能按时到达怎么办?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必须要应对的情况 。
正如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教员赵阳所说 , 无论中国航天员降落在哪里 , 都必须能够应对不同环境的挑战 , 安全返回 。 而要做到这一点 , 恶劣条件下的野外生存和应急救生训练必不可少 。
“有些事你必须得去做 , 哪怕艰险无比 。 ”赵阳说 。 他负责的就是返回舱应急返回时 , 在高山大河、荒漠险滩、丛林深涧之中 , 帮助航天员找寻安全回家之路 。
而这 , 是鲜为人知的“另一个战场”——
初秋 , 在某边境的热带雨林 。
为寻找热带丛林野外生存训练场地 , 赵阳和他的队友挥汗如雨 , 冒险而行 。 这里 , 常发生野象踩踏人的事故 , 还有防不胜防的毒虫毒草 。 两天的行程 , 他们便遭遇了竹叶青蛇 , 有同伴还被蚂蝗咬伤……
最终 , 历经8天 , 他们从3处备选地中确定了训练点 。
初冬 , 巴丹吉林沙漠 。 为寻找沙漠野外生存训练场地 , 赵阳和他的队友在茫茫沙漠中开展48小时教员预训练 。
昼夜温差高达39摄氏度 , 夜里 , 他和同事挤在沙漠掩体里 , 虽然用火烤着前胸 , 但后背还是冰凉一片 。 就这样 , 他们验证了航天员沙漠生存训练科目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深冬 , 吉林白城科尔沁草原 。 积雪没过大腿 , 为寻找寒区野外生存训练点 , 赵阳和他的队友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 , 手脚并用 , 趔趄前行 , 呼出的气冻成了冰茬子 , 实地探查训练设施 。
仲夏 , 山东烟台附近海域 。 赵阳和队友进行教员预训练 。
赵阳仰躺在返回舱内 , 4米多高的海浪推着返回舱翻滚摇摆 , 密闭的环境中 , 天旋地转 , 他吐得一塌糊涂 , 还要强忍着不适 , 坚持完成一系列训练科目 。
为了在恶劣环境里生存下来 , 赵阳吃过野果子、野菜 , 还有让人不敢直视的蜥蜴、蚂蚱、甲虫……
在他看来 , 这些常人无法想象的种种挑战 , 与组织航天员实训相比都不算啥 。 毕竟 , 再多的苦 , 再多的难 , 他自己都能扛得住 。
熟悉赵阳的人都知道 , 他参与组织航天员实训 , 揪着的心就从未放下 。
“航天员 , 那可是国家的宝贝疙瘩 , 不能出一点意外!”赵阳说 。
仲夏时分 , 辽宁某地森林 , 赵阳参与组织航天员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 晚上 , 按照训练科目要求 , 航天员发送信号弹后就地休息 。 正在值夜班的赵阳 , 突然听到远处航天员营地方向 , 传来不知名的野兽嚎叫 , 此起彼伏 。
虽然 , 当时有保障单位在航天员营地附近设置警戒 。 但是 , 赵阳的心还是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 万一野兽攻击航天员怎么办?
他顾不上危险 , 拿起一根铁棍 , 与队友兵分两路 , 围在航天员营地四周 。 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 , 深一脚浅一脚地跑着 , 追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 才把那群动物撵远了 。
那一晚 , 赵阳一宿没敢睡 。
自2005年以来 , 赵阳先后多次参与完成发射场待发段紧急撤离训练、沙漠野外生存训练、海上救生训练等数十个科目 , 帮助航天员掌握了不同环境下的野外生存技能 。
航天的高风险无处不在 , 来自未知的挑战 , 总是突如其来 , 考验赵阳的不止是经验、胆量 , 还有智慧 。
“无论你做了多少预案 , 你想得再多 , 总会冒出意外 , 算无遗策只能是我们的努力目标 , 很多时候 , 需要随机应变 。 ”赵阳说 。
渤海海域 , 风平浪静 , 此处曾进行过首次中欧海上救生训练 。
还有10分钟 , 航天员就要进入返回舱训练 。 突然 , 舱内风机出现故障 , 停止转动 。 内外通风受到影响 , 舱内氧气密度直线下降 , 如不及时处置 , 训练必须中止 。
紧急关口 , 赵阳挺身而出:“我来!”
返回舱对赵阳而言 , 就像战士手中的枪 , 是朋友 , 也是保护航天员的武器 , 每个器件、每个工作原理 , 他轻车熟路、了然于胸 。
“练好手中的武器 , 才有走上战场的底气 。 ”赵阳说 。
经过抢修 , 赶在航天员进舱前 , 他及时排除了故障 , 旁观的同事惊出一身冷汗 , 纷纷为他点赞 。
“我们无法预料意外何时出现 , 但必须能够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 ”这是赵阳对自己的要求 。
另一次 , 在巴丹吉林沙漠 , 航天员进行项目训练 。
突然 , 黄沙蔽日 , 指挥部附近遭遇沙尘暴 , 参训人员眼睛鼻孔嘴巴全灌进了沙子 。
此时 , 航天员正在进行48小时生存训练 。
为了安全 , 是否要中止训练?不中止 , 意味着航天员可能会遭遇风险 。
“不需要中止!”紧急分析会上 , 曾经开展过实地训练的赵阳第一个发言 。
“如果按指挥部附近沙尘暴的强度 , 确实应该中断训练 。 但据我判断 , 距指挥部数公里外的航天员 , 所驻营地是个凹地 , 受四周高地的阻挡 , 还达不到沙尘暴的程度……”赵阳的分析赢得了训练队决策组的支持 。
事后 , 参训航天员反馈 , 他们遭遇的沙尘情况与指挥部相比强度要弱很多 , 与赵阳的判断一致 。
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 源于平时的日积月累 。
如今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即将进入回家倒计时 , 赵阳和他的队友已经做好了准备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
- 物理|另一个角度看元宇宙与RPA:人工世界、平行员工与RPA
- 男子|美国黑岩沙漠中发现史前“海怪” 头部长度相当于成年男子身高
- IT|Stellantis开拓软件新战场 预计2030年新增收入达230亿美元
- SaaS|拆解“千帆”:腾讯的To B战场 | 企业X透镜
- Google|Android用户获得另一个基于App的Google电视遥控器选项
- 社交|最近火爆的“元宇宙”,会成为另一个反乌托邦噩梦吗?
- 作物|沙漠植被“基因金矿”值得挖掘
- 环境光|《战地2042》新截图 全员集结战场 雷霆出击
- 天文|若多元宇宙真的存在,为何另一个世界的“我们”还没接触到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