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华南综合制造业中心 , 拥有大量生产性工厂企业 , 其中不乏存在有毒有害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企业 。 如何运用5G技术打通化学救援“堵点” , 提高急性中毒伤病员救治率?
日前 , 全国首个5G+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风险试点项目落户广州 。 根据该项目的建设目标 , 以即将建成的广州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新院区为指挥中心辐射全市 , 广州地区化学中毒救援平均时长将由目前的4小时缩短到1小时 , 预计急性中毒伤病员救治率将大大提高 , 更好守卫广州地区劳动者生命健康 。
文章图片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新院区规划图 。
5G技术打通救援“堵点”
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
一股白烟突然从一家化工企业冒起 , 原来是化学品泄漏 。 早已布置在其上方的摄像头第一时间捕捉到异常 , 在5G技术的支持下 , 后台AI智能预警 , 警笛即刻响起 。 糟糕的是 , 一位员工不小心吸入了一些快速扩散的化学品 , 出现了中毒症状 。
此时 , 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化学中毒救援中心 , 应急救援队伍已经收到AI预警紧急出动 。 根据前期录入的该工厂信息 , 移动仓库智能推荐调配物资 , 大大减少队员的出动时间 。 此时道路拥堵影响了救护车通行 , 一架无人机载着必要的药品和机械在车上起飞 , 快速抵达现场辅助开展救援 。
当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应急救援队抵达现场 , 无人机盘旋高空侦查、无人机车自动采样 , 并通过传感器检测化学毒物种类、浓度、风向风速等数据 , 现场数据通过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即时回传 , 指挥中心快速建模成救援方案;现场收治的伤病员信息生成唯一条码扫描即可读取 , 病患体征以及病情等大量生命信息数据实时回传到后台指挥中心 , 帮助院内医生做出正确判断并提前制定抢救方案的医疗急救服务 , 实现患者“上车即入院” 。 这是项目规划的未来应用场景 。
文章图片
卫生应急队员着A级化学防护服巡检场景(左下为侦察无人机)
化学中毒救援时长将缩短至1小时
日前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的“5G+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风险体系建设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公示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 成为全国首个以化学中毒救援体系为依托、三级综合医疗服务为支撑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
“项目完成后 , 广州地区化学中毒救援平均时长将由目前的4小时缩短到1小时 , 预计急性中毒伤病员救治率将大大提高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易灵敏表示 , 近年来 , 围绕广州化学中毒救援中心建设 , 医院建成了融合化学毒物检测、院前急救、综合临床支撑为一体的化学中毒救援体系 , 建立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队伍以及临床救治专家队伍 , 化学中毒救援经验丰富 , 每年成功处理数十起化学中毒事件 , 在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检测等方面具备强大优势 , 在华南地区具有相当影响力 。
据悉 , 此项试点项目的成功申报 , 意味着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迎来新时代智能医疗5G风口 , 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 , 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再次探索“广州经验” 。
文章图片
部分应急队员参加应急演练 。
实现“无急可应 , 有急必应”
【检测|首个5G+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风险试点项目落户广州】“突发化学中毒事件是常见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 , 具有发生突然、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等特点 , 加强卫生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 , 对维护公众健康 , 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项目负责人王致表示 。
据悉 , 以往的中毒处置均由化学中毒应急救援队员穿着防护服 , 手持采样检测设备进入现场进行采样检测确定导致中毒的化学物种类 , 在中毒事故发生的初期 , 增加应急救援人员的风险 , 且时效性不足 , 不能及时获得检测结果反馈给临床救治参考 。
王致介绍 , 建设5G+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风险体系 , 利用5G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 , 能实现对突发公共应急事件的监测监控、动态决策、综合协调、应急联动与总结评价等功能 , 实现“无急可应 , 有急必应”的应急救援模式 。
易灵敏表示 , 本次入选国家级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将以此为契机 , 以正在建设的黄埔新院区智慧医院建设为依托 , 开展5G+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风险体系建设 , 从5G+院前急救、5G+智慧预警、5G+应急处置等方面全面提升医院卫生应急救援与化学中毒处置能力 。
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杨丽云 通讯员 廖温勃
推荐阅读
- 山西|移动5G+智慧成果亮相山西数字化转型大会
- 数据|天问一号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首个成果面世
- 材料|真我 GT2 Pro 预热:50MP 舰双主摄、realme 首个显微镜镜头
- 疫苗|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四价流脑疫苗正式获批
- the|美CDC:抗原检测的“黑洞”可能隐藏着COVID-19“冰山”
- 样本|国内首个在库运行超百万份生物样本全自动化库落户广州
- 带动力|自带动力“机器人管道工”现高交会,从事水下检测,全球首款
- 甘肃|四维图新及旗下世纪高通参与建设甘肃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基地
- CHINA|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 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