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5G教育可促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 )


“技术毕竟是手段 ,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面向人的 , 适合各种人的新教育才是具备个性化包容能力的智能教育生态 。 ”谈及对5G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望 , 杨宗凯直言 , 希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开放共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 , 即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要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
“以5G技术为基础 , 我认为未来教育打造的将是虚实结合、具有沉浸式特征的教育环境 , 并以此代替如今电子屏幕的形态 。 通过校园物联网及大数据赋能 , 还将形成学习活动的全程记录 , 从而构建更加精准的教育体系 。 ”杨宗凯表示 , 此外 , 他期望能形成人机结合的智能教育 , 让每个学生都有智能学伴 , 每个教师都有智能助教 。
会上 , 中兴通讯副总裁胡雪梅还提出“产教融合”的思路 。 她认为 , 随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整体建设及数字化产业推进 , 未来社会对5G+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会增加 。
“我建议在技术认证体系中建立一整套技术认证标准 , 以技术认证为起点去打造人才生态 。 这个培养过程十分需要与教育行业进行深度结合 , 以‘产教融合’为基石促进能力共享 , 以5G+教育为手段赋能教育进阶 。 ”她说道 。
胡雪梅表示 , 企业每年都会去高校进行校园招聘 , 一个毕业生从招入企业到能够独立工作大概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 因此如何将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快速与企业要求更好地匹配起来 , 是企业长期思考的问题 。
“目前有部分高校成立了专门的5G人才培养班 , 但这种运作模式覆盖面较窄 。 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赋能 , 我希望建立一套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 , 专为其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规划及教学目标 。 同时 , 在线开放所有学习资源 , 以一套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为纲 , 共享给社会上所有渴望在5G时代能有所作为的人群 。 ”胡雪梅说 。
【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5G教育可促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采写:南都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研究员樊文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