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毕竟是手段 ,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面向人的 , 适合各种人的新教育才是具备个性化包容能力的智能教育生态 。 ”谈及对5G赋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期望 , 杨宗凯直言 , 希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开放共享的个性化教育体系 , 即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要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
“以5G技术为基础 , 我认为未来教育打造的将是虚实结合、具有沉浸式特征的教育环境 , 并以此代替如今电子屏幕的形态 。 通过校园物联网及大数据赋能 , 还将形成学习活动的全程记录 , 从而构建更加精准的教育体系 。 ”杨宗凯表示 , 此外 , 他期望能形成人机结合的智能教育 , 让每个学生都有智能学伴 , 每个教师都有智能助教 。
会上 , 中兴通讯副总裁胡雪梅还提出“产教融合”的思路 。 她认为 , 随着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整体建设及数字化产业推进 , 未来社会对5G+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也会增加 。
“我建议在技术认证体系中建立一整套技术认证标准 , 以技术认证为起点去打造人才生态 。 这个培养过程十分需要与教育行业进行深度结合 , 以‘产教融合’为基石促进能力共享 , 以5G+教育为手段赋能教育进阶 。 ”她说道 。
胡雪梅表示 , 企业每年都会去高校进行校园招聘 , 一个毕业生从招入企业到能够独立工作大概需要六个月的时间 , 因此如何将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快速与企业要求更好地匹配起来 , 是企业长期思考的问题 。
“目前有部分高校成立了专门的5G人才培养班 , 但这种运作模式覆盖面较窄 。 为实现更大范围的赋能 , 我希望建立一套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 , 专为其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规划及教学目标 。 同时 , 在线开放所有学习资源 , 以一套认证体系和认证中心为纲 , 共享给社会上所有渴望在5G时代能有所作为的人群 。 ”胡雪梅说 。
【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5G教育可促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采写:南都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研究员樊文扬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