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蝙蝠冠状病毒研究揭示新冠病毒起源新线索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采访人员张莹 萧海川)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刊发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撰写的综述性文章 , 重点介绍了一项由中国研究人员主导的蝙蝠冠状病毒新研究 。 文章认为 , 这项新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新冠病毒的起源 。 文章还指出 , 从迄今已有研究来看 , 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东南亚的菊头蝠 。
新冠“表亲”病毒
据文章介绍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对2019年至2020年期间从云南一小片区域收集到的411个蝙蝠样本展开测序 , 获得24种冠状病毒的完整基因组 。 其中包括4种堪称新冠病毒“表亲”的冠状病毒 , 它们均从菊头蝠体内获得 。 这项新研究的文章同样发表在本期《细胞》杂志上 。
这4种新冠病毒的“表亲”分别编号为RpYN06、RsYN04、RmYN05和RmYN08 。 其中RpYN06的基因组与新冠病毒相似度达94.5% , 在迄今所有已知病毒中位列第二 , 仅次于早先武汉病毒研究所报告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 。 而RsYN04、RmYN05和RmYN08与此前从穿山甲体内收集的冠状病毒相近 。
新冠病毒的祖先究竟如何获得从蝙蝠跃迁至人类的能力?这是溯源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 。 新冠病毒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入侵人体的 , 因此 , 刺突蛋白的进化是能否感染人体的关键 。
从最新报告的4种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冠状病毒来看 , 这类病毒的刺突蛋白区域经历过复杂的基因重组 , 并呈现多样性 。 虽然RpYN06在整个基因组范围与新冠病毒更相近 , 它的刺突蛋白却不能与ACE2受体结合 。 相比之下 , RsYN04与穿山甲冠状病毒更接近 , 但它的刺突蛋白具有与ACE2结合的微弱能力 。
四大未解之谜
这篇综述文章认为 , 上述新研究为深入理解新冠病毒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 然而关于新冠病毒起源仍存在四个未解之谜 。
首先 , 哪种动物直接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与大多数人畜共患病毒一样 , 新冠病毒很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 。 迄今为止 , 穿山甲体内获得的冠状病毒是蝙蝠冠状病毒之外与新冠病毒最相近的 。 然而研究人员认为 , 穿山甲体内的冠状病毒可能由“趋同进化”产生 , 它并不是直接将新冠病毒引入人类的动物宿主 , 直接将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动物宿主还难以确定 。
第二 , 在自然界中 , 新冠病毒起源于哪里?从已有研究来看 , 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 , 很可能是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菊头蝠 。 目前已发现有多种菊头蝠携带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冠状病毒 , 这些菊头蝠的分布区域和行为又有交集 , 更有助于病毒的传播、蔓延和重组 。 病毒的多样性和普遍性、高人口密度以及丰富的潜在中间宿主物种 , 这些因素使东南亚成为出现新发传染病的热点区域 。
推荐阅读
- 端口|俄语黑客论坛出售全新私人定制勒索病毒——BlackCat
- 大脑|新冠病毒会在患者器官内滞留数月
- 人群|2019年秋季前 新冠病毒已分别在亚洲和欧洲缓慢传播
- 技术|厦大研发杀毒仪“秒杀”新冠病毒
- 病毒|南非研究: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可增强对“德尔塔”毒株的免疫力
- IT|牛津大学科学家:omicron造成的疾病跟一年前新冠病毒“不一样”
- 抗原|硕世生物:新冠病毒(SARS-CoV-2) 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自检)取得欧盟CE证书
- 病毒|安旭生物:新冠病毒抗原鼻腔检测试剂(自测)取得欧盟CE认证
- 病毒|高福:如果世界不共享疫苗,病毒将共享世界
- 病毒|废水中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