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工作人员现场展示招援系统 。 新京报采访人员 裴剑飞 摄
而应用车厢智能检测系统后 , 列车车厢内也将更加智能 。 车厢内的摄像头可以把图像数据实时传到控制中心 , 还能智能识别乘客佩戴口罩和招援情况 , 一旦出现乘客挥手呼救等情况 , 就能自动将这一情况实时报送给车站以及列车司机 , 可以实现快速联动处置 , 从被动安全到主动安全 。 目前 , 这在北京地铁的列车上已经有了部分应用 , 其中6号线上的10组列车和首都机场线上的18组列车 , 正在进行改造 。
能源:试点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 平均省电15%
地铁是一个城市中的“用能大户” , 因此也是节约能耗的重点领域 , 而地铁运行中能耗较大的场景就是列车进站时的制动以及出站时的牵引 , 它们都需要电网提供大量的电能 。
“列车在制动时 , 牵引电机工作处于发电机状态 , 其所产生的电能就被称为再生制动能量 , 加以回收利用就能实现节约能耗的目的 。 ”参展商盾时磁能科技公司的展区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们的这套地铁列车能源回收系统就类似一些新能源车上的动能回收系统 , 通过在供电所加装飞轮设备 , 把制动产生电能转化为动能 , 在列车出站时 , 再把这部分电动释放出来 , 转化为电能 。
文章图片
地铁能源回收系统的沙盘模型 。 新京报采访人员 裴剑飞 摄
采访人员了解到 , 目前 , 北京地铁正在应用两种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 他们的原理有所不同 , 一种就是上述展商介绍的通过物理的方式进行储能 , 另一种是通过化学手段进行能源回收 , 但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我们对这两种能源回收利用系统已经进行了试点 , 平均可以节省15%的电 , 一个站一年可以节省50万度的电能 , 正在推广评估 。 ”李宇杰说 , 目前 , 这两种技术分别在6号线和八通线进行试点 。 下一步 , 它还将实现不同线路间的电能支援 , 一旦供电出现问题 , 列车无法进站时 , 这些储备的能源可以作为应急能源使用 。
“北京地铁的技术创新理念是需求牵引、场景驱动、集成创新 , 本次展览中我们展出的成果也是围绕这些进行的 , 总的来说 , 就是希望通过技术的进步让乘客出行更便利 。 ”李宇杰说 , 我们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智慧轨道交通让出行更美好 , 参展也是按照乘客的出行全流程进行布局 , 涵盖了进站、运行、列车还有后台等各个领域 。
新京报采访人员 裴剑飞
见习编辑 刘茜贤 校对 李立军
推荐阅读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识别|沈阳地铁重大变化!能摘口罩吗?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列车驾驶室|北京:体验无人驾驶地铁
- 傅跃红|会长寄语
- 示范|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65万公里
- 发射|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智慧|过马路需取道地铁站怎么办?深圳开发过街码,进出闸机不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