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免费下载网站Sci-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埃尔巴金(Alexandra Elbakya)发文的9月5日 , 也是Sci-Hub网站成立的十周年纪念 。 埃尔巴金还表示 , 为了庆祝这个日子 , 将增加上传2337229篇论文以供用户下载 。 由于饱受获取论文成本过高问题的困扰 , 作为哈萨克斯坦程序员的埃尔巴金于2011年决定建立Sci-Hub这样一个“影子图书馆” , 以促进学术知识的公共化 。 2011年9月 , 该网站正式上线 。
据维基百科 , 从2013年开始 , Sci-Hub 就开始与俄罗斯的知名数据库创世纪图书馆(Library Genesis - LibGen)合作 , 并在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伊朗、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逐渐盛行 。 在最初网站的创建目标中 , 埃尔巴金便明确地提到 , 这个网站将尤其致力于为相关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提供研究资料 。 Sci-Hub的用户不需要事前订阅或付款 , 就能够使用原本存放在付费数据库的论文文章 , 并提供搜索原出版社网站内的文档文件服务 。 2017年 ,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niel Himmelstein研究了 Sci-Hub 。 在接受时他表示 , Sci-Hub网站上的论文基本能满足大部分的论文需求 , “剩下的几乎都是研究者不想获取的论文” 。
Sci-Hub受到各国欢迎的现状 , 反映了当下人们对知识开放获取的呼吁 。 社会对爱思唯尔(ElSEVIER)等学术期刊出版商巨头“垄断知识”的批判日渐升温 。 2019年 , 加州大学系统——包括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及其他几个校区——都宣布放弃订阅爱思唯尔的期刊 。 据VOX的报道 , 加州系统的科学家可能贡献了美国发表的学术论文的10% , 但他们却因此无法获知同行们的成果 。

期刊|论文免费下载网站Sci-Hub解封,“开放知识”有多远?
文章图片

Sci-Hub界面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馆长杰弗里麦基-梅森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 爱思唯尔这些机构在期刊上赚取巨额利润 , 每年为其母公司创造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 同时 , 这也给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 以致许多高校退订这些出版商旗下的期刊 。 这些出版机构旗下拥有的众多“核心期刊”是学者和学生努力发表的目标 , 但他们为了阅读自己的成果 , 可能不得不付出高额的成本 。 “这就像修一条公路时 , 工人们不但不领工钱反倒要交钱” 。
在中国 , “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论文等知识的“垄断”也曾激起过许多争议 。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 2016年 , 北京大学等高校就曾因相似的理由打算中止与知网的合作 。 早在2012年 , 剑桥大学菲尔兹奖得主蒂莫西·高尔斯教授(Timothy Gowers)就曾批评爱思唯尔等机构“无偿窃取科学家研究成果” , 还使得刊载这些研究成果的期刊订阅成本不断上涨 。
致力于促进知识公共化的Sci-Hub面对的也并非仅仅是赞誉 。 2015年 , 爱思唯尔就曾向在美国纽约地方法院提起对Sci-Hub的侵权诉讼 , 声称 Sci-Hub 透过学术机构的隐匿账号 , 非法获取自家平台上的文章 。 不过 , 由于 Sci-Hub 网站实际上注册在俄罗斯圣彼得堡 , 使得案件陷入僵局 。 2018 年 12 月 , 俄罗斯根据英国期刊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的诉讼请求 , 屏蔽了 Sci-Hub 相关的多个域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