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听到2000Hz-5000Hz的声音时 , 杏仁核就会活跃起来 , 达不到稳定的状态 , 会让人增加负面情绪 。 比如指甲划过黑板发出声音时 , 杏仁核就会异常活跃 , 从而放大坏心情 , 让人出现不舒服的感觉 。
来源 | 网络
一种古老的自我保护本能
人体感觉不适 , 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杏仁核可以在2000Hz-5000Hz的声音时活跃起来 , 它会向听觉皮层发出痛苦的信息 , 导致我们产生各种负面的情绪和不舒服的反应 , 包括头皮刺痛 , 甚至全身起鸡皮疙瘩 , 用以提醒人体对隐藏在这种声音背后的情况做出应对 。 这一现象 , 很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
科学家推测 , 在原始社会语言发展之前 , 传达信息、传达危险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尖叫和其他警告声 。 根据现代动物学家对我们的近亲——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可以发现 , 当它们表达“危险”含义时 , 发出的声音很多都是尖锐的 。 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引起周围同伴的警觉 , 传达信号 。
很多灵长类在感到危险的时候也会发出尖锐的叫声 , 图为黑猩猩
来源丨维基
长此以往 , 就形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 听到此区间频率的声音以后 , 大脑就会刺激神经生成不舒服的感觉 , 产生不良情绪 , 告诉人类“潜在的危险”出现了 , 赶快做好逃跑的准备” 。
总的来说 , 当指甲划过黑板的一瞬间 , 产生了各个频率的声波 , 但主要集中在2000Hz-5000Hz之间 , 这些声波通过空气或其它媒介传入到我们的耳膜 , 使耳膜产生了相应的振动 , 到这一步为止都是物理学的问题 。 而当这些频率的声音传入大脑听觉神经后 , 我们感到难受则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 。 目前科学家们对此的解释是这些声音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关系 , 我们人类对这一类尖锐的声音很敏感 , 则是为了生存而长期演化形成的结果 。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
- 抗体|六大科学突破闪亮二〇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