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鹏汽车这个背景 , 鹏行智能从一开始就注重商业化战略 。 “现在公司里是大学实验室、汽车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三种文化的碰撞与结合 。 ”上述鹏行智能的创始团队成员告诉《第一财经》YiMagazine 。
机器人的拐点和挑战
机器人开发与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深度融合 , 源于它们在很多技术逻辑上的相似性——都由电池提供能源、由电机驱动 , 软件部分也都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差不多同一个时间节点 , 智能电动车的创业者都开始投身机器人行业 。
原本制约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 , 和智能电动车遇到的很多情况类似 , 比如电池的“里程焦虑” , 语音交互、视觉识别等 。 智能电动车的量产过程正在推动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 , 从而也带动机器人产品 , 逐渐发展到了一个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和市场的拐点 。
当然 , 顺利迈过这个拐点也并没那么容易 。 自动驾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无人出租车队(robotaxi) , 这中间 , 还会有不同级别的技术目标 。 智能机器人的长远目标 , 是替代人类任何枯燥、危险、非创造性的重复工作(这也是特斯拉发布的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 , 但实现这一目标的技术路径 , 现在还很模糊 , 有许多技术障碍尚未克服 。
最简单的例子是 , 机器人需要面对的环境比道路要复杂得多 , 它需要识别的物体种类可能是汽车的几十倍 , 要处理的信息维度也更多 。
“身体”层面 , 机器人的复杂度也远高于电动车——车只需要驱动轮胎转动 , 方向盘也只能左右转向 , 一般只有1-2个电机;智能机器人身上可能有十几个电机 。 每增加一个自由度 , 就需要一个电机 。 所谓“自由度”(DOF , Degree of Freedom) , 是指机器人可以独立运动的关节数目 。 比如人的手腕就有3个自由度 , 上下、左右和旋转 。 一般来说 , 自由度越多 , 机器人越灵活 , 能做的事情越多 。 这也意味着 , 机器人的软硬件结合的难度 , 要比自动驾驶高得多 。
所以 , 从目前鹏行智能机器马发布的信息来看 , 要真正实现与人类有价值的互动 , 甚至替代人类工作 , 还需要大量投入 。
目前鹏行智能在广州、北京、硅谷都有实验室 , 近期目标就是尽可能招募顶尖人才 。 机器人研究原本是一个不那么火热的小圈子 。 过去一年 , 投向机器人行业的资金正在变多 , 人才的争夺也逐渐激烈 , 这种很像几年前自动驾驶技术变得火热之前的状态 。
还记得何小鹏的那条微博吗?“更大的市场 , 也需要更大的投入 。 ”鹏行智能的机器马不会是机器人商业化的标准答案 , 小鹏也未必是机器人行业的绝对领先者 , 但智能机器人行业的快速进化已经是必然 。
推荐阅读
- 星链|石豪:在太空,马斯克和美国当局是如何作恶的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硬件|Yukai推Amagami Ham Ham机器人:可模拟宠物咬指尖
- 最新消息|CES线下回归受阻:受奥密克戎肆虐影响
- the|美国人的“圣诞热情” 连奥密克戎也挡不住
- IT|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
- 王者|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谁是王者? | A股2022投资策略⑩
- 德尔塔|为什么感染飙升但死亡人数有限?研究显示T细胞可防止奥密克戎引发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