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英特尔发新神经形态芯片,31mm2容纳100万人工神经元( 三 )


神经形态芯片与传统处理器间的另一大区别则是能效 。 IBM于2014年推出的TrueNorth芯片 , 使用的功率还不到在传统处理器上模拟尖峰神经网络所需的0.0001% 。 英特尔神经拟态计算实验室主任Mike Davies 表示 , Loihi在某些特定工作负载上可以比传统处理器高2,000倍 。
最新的Loihi 2取得了什么样的新进展?

单元|英特尔发新神经形态芯片,31mm2容纳100万人工神经元
文章图片

Loihi 2使用了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英特尔第一个EUV工艺节点Intel 4 , 现在每个内核只需要原来所需空间的一半 。 同时 , Loihi 2不仅能够通过二维连接网格进行芯片间的通信 , 还可以在三维尺度上进行通信 , 从而大大增加了能处理的神经元总数 。 每个芯片的嵌入式处理器数量从三个增加到六个 , 每个芯片的神经元数量增加了八倍 。
同时 , 英特尔表示 , 它已经通过并优化了所有异步硬件 , 使 Loihi 2在更新神经元状态时的性能提高了一倍 , 并将尖峰生成的性能提高了十倍 。
另一个主要变化是处理器评估神经元状态以确定是否发送尖峰信号的部分 。 在原始处理器中 , 用户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运算来做出决定 。 在Loihi 2中 , 则可以访问简化的可编程管道 , 执行比较和控制指令流 。 据科技媒体《Ars》表示 , Davies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 , “你可以将这些程序指定到每个神经元级别 , 这意味着两个相邻的神经元可以运行完全不同的程序 。 ”
不仅如此 , “每个神经元处理其内部记忆的方式也更加灵活——会有一个固定分配和一个可以更动态划分的内存池 。 ”
与Loihi 2同时推出的开源软件框架——Lava
虽然尖峰神经网络(spiking neural networks)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很多问题 , 但目前的一个困难在于 , 这是一种非常不同的编程类型 , 需要以同样不同的方式思考算法开发 , 要怎样找到了解如何使用的人?Davies表示 , 目前精通它的大多数人都来自理论神经生物学背景 。
到目前为止 , 这意味着英特尔主要将Loihi推向了研究社区 , 这限制了其市场销售范围 。
从长远来看 , 英特尔希望看到Loihi衍生品最终出现在更广泛的系统中 , 从充当嵌入式系统中的协处理器到数据中心的大型Loihi集群 。 那么 , 英特尔就需要很容易找到可以为其编程的人 。
【单元|英特尔发新神经形态芯片,31mm2容纳100万人工神经元】为此 , 英特尔将Loihi 2的发布与Lava的开源软件框架的发布结合起来 。 “Lava旨在帮助神经形态编程传播到更广泛的计算机科学界 , ”Davies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