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一场无人驾驶的五年之约:谁能赚到钱?谁能活下来?( 五 )


但是一旦真正可以从消费者手里收钱了 , 我们之前也看到过有一些情况 , 我自己在工作期间看到Waymo从消费者手里收真金白银那一刻开始 , 整个乘坐的反馈下降很多 , 之前都是五星反馈 , 但是收钱之后反馈变真实了 , 大家开始真正地说出来我交这么多钱 , 我期望的服务质量是什么 , 这是特别重要的 。
贾红兵:收了钱双方就真正平等了 , 你给我提供服务 , 你就得负责 , 如果负不了责我就要提反对意见 。 现在文远知行的RoboBus在园区里面已经做起来了 , 是不是可以卖给公园之类的机构?
董方亮:文远在车型上 , 大家从新闻上可以看到有一定的进展 , 我们除了有Robotaxi , 我们还有无人小巴 , 还有无人物流 , 现在有三款主力车型 。 其实刚才包括贾老师、肖教授、大方老师讲的这些 , 怎么样去运营 , 包括商业落地 , 其实大家都有一样的痛点 , 都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
但是对这个行业来讲 , 确实这是一个新物种、新行业 , 所以大家应该多一些容忍 , 以安全为底线 , 把技术做好 , 在将来能把无人驾驶服务到新的智能交通领域 。
未来的交通其实大家可以看到 , 确实是无人驾驶非常非常引导性的 , 未来的智能车是非常引导性的 , 先把技术做好 , 再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去做商业化 。
贾红兵:虽然有收入 , 但是还在摸索阶段 。
董方亮:现在确实是需要脚踏实地把技术做好 , 然后再不断摸索商业模式 。
贾红兵:那请汽车咨询师李建宇讲讲 , 从经济角度说一说是自己开滴滴(类的平台) , 还是把汽车卖给滴滴好?

公司|一场无人驾驶的五年之约:谁能赚到钱?谁能活下来?
文章图片

李建宇:我讲一个逻辑 , 让肖教授、文远、大方这样的科技公司想着怎样做车队的运营 , 不管是在封闭路线还是在开放路线都是不太人道的 , 因为科技公司的价值其实是不同的 , 它的价值量也不同 。
运营公司 , 比如滴滴 , 滴滴运营服务部分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 如果让高价值的科技公司做低价值的运营服务 , 证明他们做的这件事情还不是成熟期 , 就是没有形成真正的让人成熟运营 , 做低附加值的工作机会 。
所以他们做的就是教育用户、导入服务、导入技术 , 帮助技术做前期的适合培养 , 使得市场能够成熟地用这些技术 , 这正是说明目前的技术处在的阶段还是属于前期的导入期 。
对话三:无人车广州抗疫有无
提升无人驾驶公司的投资热情
贾红兵:我说一个让这个行业高兴长脸的事 , 我对无人车今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广州疫情反复、小区封闭期间 , 很多无人车公司挺身而出 , 把自己的车放上街头运送物资 , 这个事之后 , 各地政府有没有对咱们从事无人驾驶的公司热情会更高一点?比如外界投资也更多了一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