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林燃:李书福为什么要造手机?( 二 )


好处一 , 对于吉利大家庭车机能力的提升
虽然很多车企在汽车智能化上一起在营造一个命题——要车机不要手机 。
但在现实用车中 , 车机只是在部分场景实现了对手机的替代 , 很多时候 , 车机依然承担着传统的娱乐载体功能 。
依然有大量的车主在驾驶中选择手机而不是使用车机 , 这个群体最典型的就是网约车司机群体 。

汽车|林燃:李书福为什么要造手机?
文章图片

不管是在北上广 , 还是三四线城市 , 只要是有网约车的地方 , 中控台就一定会有一到两个手机支架 。 网约车司机除了用手机接单 , 就是用手机导航 。
他们可是跟汽车关联最紧密的群体 , 连他们的用车场景都不能满足好 , 就说明车机进化之路任重道远 。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源 , 是车机构建的导向出了问题 。
——手机厂商OS或者UI的构建是用户导向 。
——汽车制造商的OS或者UI构建是主机厂导向+成本导向 。
从汽车制造商到移动互联服务商中间 , 可不是加一个简单的车机开发部门这么简单 。
很多车机刚开始用的时候不错 , 一更新就暴露出汽车制造商的B端思维 。
比如 , 某个品牌(我就不点名了) , 车机版本升级突然多出来一个直播软件 , 而这台车两块屏幕都是对着驾驶员 , 副驾驶没有屏幕 。 即便是驾驶过程 , 驾驶员也可以通过方向盘按钮来选播自己喜欢的直播 。
——这种设计的目的一定不是让驾驶员看着直播走向坟墓 。

汽车|林燃:李书福为什么要造手机?
文章图片

而吉利一旦涉足手机行业 , 那么手机软件能力的构建将是重中之重 , 这种用户导向的软件能力开发 , 势必会深度影响吉利和沃尔沃的车机能力 。
这点从李书福的讲话中可窥一斑——“手机是快速迭代的随身移动终端 , 是电子产品市场验证及软件创新的应用载体 , 既能让用户尽快分享创新成果 , 又能把安全、可靠的一部分成果转移到汽车中应用 , 实现车机和手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 ”
这是李书福的远见 。
未来的车机PK的核心 , 一定不是硬件能力的PK , 而是软件能力、软件生态、使用便利性的PK 。

汽车|林燃:李书福为什么要造手机?
文章图片

就像很多人钟爱华为 , 除了爱国之外 , 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华为对操作系统的优化超过大部分友商 。 这样的逻辑同样也适用于忠实的苹果用户 。
如果 , 吉利和沃尔沃可以率先构建起更强大 , 更好用 , 更持久好用的车机 , 那么吉利和沃尔沃就可以持续比对手领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