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2D低成本验证 。 它的制作表现 , 能够比较高效快速的去验证我们的一些想法 。
三是和一些文字修仙游戏相比 , 画面有了降维的打击 。
下图是战斗表现对比 , 文字修仙大部分以走格子的形式 , 是比较早期的表现方式 。 我们加入了一些特效、视觉表现上的小细节 , 有更强的表现力 。 同时 , 跟一些比较传统的MMO游戏相比 , 也能够在画面上拉开差异 。
文章图片
在这之后 , 我们围绕修仙的一些概念设定 , 去完善了养成相关的系统 , 包括修炼功法、炼丹 , 以及秘境相关的系统 。
下图是游戏第一个月的时候完成的内容 。 基于境界碾压的基础设定 , 去设置了数值质变的框架 , 并基于这个框架表现确定了圆圈的战斗表现 。 同时也开始尝试了修仙概念玩法 。 在第一个月的时候 , 最基础的内核跟最终呈现的内容已经比较接近了 。
文章图片
上述这些 , 都是围绕代入感来设计的 , 因为这是游戏传达修仙感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 具体是怎么做的 , 我会在后面具体说明 。
大概在三个月的时候 , 我们又做了比较大的改动 , 把前期的一些内容做了简化——确认思路不是mud探索;重框架 , 轻内容;把城镇变为功能的集合体 。 这个简化其实是比较需要勇气的 。
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一 , 游戏本身以放置为主 , 加上我们当时是一个小团队 , 如果我们基于探索去做内容填充 , 对于我们团队来说不是特别好的策略 。 其次 , 基于放置的特色 , 玩家并不需要你来填充那么多内容 , 更多应该是注重框架本身的一些概念设定 。 我们做轻度放置的产品 , 所以做了一定的减法 。
文章图片
小结一下前期设定中主要基于两个原则 , 一是基于代入感去设计游戏体验 , 二是基于放置聚焦框架的开发 。 我们的游戏最终能够达成平衡 , 这两点都至关重要 。
9次测试:次留稳定在60%-70% , “留存不是调出来的”
接下来 , 我们围绕养成进行了一定的打磨迭代 , 2019年5月开放了首次测试 。
下图是游戏首次测试的画面 , 美术比较粗糙 , 但整体的内核玩法跟公测比较接近 。 基本流程就是 , 去野外的一个挂机秘境进行挂机 , 击败怪物之后获取材料 , 材料可以定制丹药 , 提升主干的境界修为 , 也可以去炼制装备提高综合实力 。 这是大概的养成模型 。
推荐阅读
- 幻塔|《幻塔》原能信标藏哪里不容易被发现?大神想出无敌点位
- Among|吉田修平分享2021最爱独立游戏《暗影火炬城》上榜
- 评级|《老头环》ESRB评级定为17+:战斗场面太“狠”
- 幻塔|《幻塔》“虫洞”没法通关?选对正确BUFF,萌新也能打满24积分
- 幻想三国志5|《幻想三国志5》新DLC及系列游戏将于1月登陆Steam
- steam|Steam特惠:《港诡实录》新史低,多款年度大作半价甩卖
- 标准|《拳皇 15》PS4、PS5 国行版定价公布,299 元起
- 斗罗大陆|《斗罗大陆》被改编成评书,已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挂上钩了
- valorant|《剑侠世界3》刚开服1天,第一家族就被建立,网游教父亲自坐阵
- 武侠|《剑侠世界3》初体验:开服登顶APP Store的武侠网游有多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