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和人类对话的数字生命体MERROR
央广网北京10月8日消息(采访人员 马可佳)“人和AI创造的虚拟人类共存的时代已经开始了吗?" , "虚拟人会抢夺人的工作岗位吗?”“虚拟人的发展考虑过伦理问题吗?”带着类似问题 , 近日 , 央广网采访人员专访小冰公司CEO李笛 。
多年前 , 第一代聊天机器人小冰以虚拟女友的身份活跃在超过300万个微信群 。 如今 , 第9代小冰已经悄然进入多个领域 , 在演唱、主持、音乐制作、设计、绘画、写作、体育赛事、空间管理、金融风控、情感安慰等多个领域全面成长 。 不只是小冰 , 搜狗虚拟数字主播、虚拟带货网红AYAYI、语音助理Siri、天猫精灵、小度……AI正在不断发展 , 以不同的面貌参与人们的生活 。
文章图片
小冰公司CEO李笛
李笛 , 毕业于清华大学 , 曾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 2013年加入微软后 , 他领导一支分布在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与印度尼西亚的全球团队 , 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及Bing搜索引擎的研发和业务 。 2020年7月13日 , 微软宣布将小冰分拆 , 小冰团队成为中国本土创业公司 , 李笛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 2021年7月12日 , 小冰披露拿到A轮融资 , 估值超过10亿美金 , 成为新晋独角兽企业 。
让AI融入人类社会 , 一场庞大的试验
央广网:当初你为什么当时选择人工智能“虚拟人类”领域作为职业专注的方向?
李笛:2013年 , 我最初加入微软时 , 还没有选小冰(这个项目) , 那时候陆奇(前微软执行副总裁)、Harry(沈向洋 , 前微软执行副总裁 , 现任小冰公司董事长) , 还有王永东(微软资深副总裁 ,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和我 。 当时我们发现 , 来自于中国的“原生创新”越来越多 。 之前科技圈一直喜欢me too美国 , 比如美国先有Kik , 中国才有米聊、微信 。 美国先有了Uber , 中国才有了滴滴打车 。 但中国的特点是二次迭代创新非常快 。 很快微信就超越了Kik , 滴滴也不是Uber , 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
我们当时看到这个情况 , 特别想要把中国创新(产品)介绍到全球 , 尤其是美国 。 所以我们当时准备了很多个中国的“原生创新” , 其中一个是小冰 。
为什么做小冰?是因为那会儿苹果已经有了Siri , 微软的另一个项目叫Cortana小娜 , 是一个类似于Siri一样的人工智能助理 。 我们觉得这个可能有另外一套方法 , 当时我们还做Bing搜索引擎 。 小冰实际上就是基于Bing搜索引擎的 , 她来自于Bing , 所以她叫小冰 。 做完小冰以后 , 很多用户和小冰交互 , 颠覆了我们的很多认知 。 这里面有特别多的东西需要深挖 , 需要认真去做 , 所以我就专注在小冰上 。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最新消息|宝马LG和其他公司正考虑使用量子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
- 公司|赣锋锂业智能立体仓储系统正式运行
- Tesla|网传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保费上涨超50% 多家车险公司回应不实
- Tesla|马斯克也要效仿谷歌Facebook 为特斯拉设立控股母公司?
- 奇葩趣闻|男子加了2万的油发现是中围石油:同名公司曾被中国石油起诉商标侵权
- 影像|京东零售集团CEO辛利军空降小米“跑进2022”活动直播间为米粉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