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进入、下降和着陆(EDL)过程比较复杂 , 所以我们要在地面进行充分的试验 。
这就是试验的设备 。 曾经有很多采访人员和外国使节到这里来参观 , 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正面照一张照片 。 我想有点创意 , 于是等这些采访人员和使节走了之后 , 我晚上来到这个架子的下面 , 对着正上方拍了200多张照片 。 然后选择其中的一部分 , 大概是89张 , 凑成了这张图片 。
大家有没有喜欢星野 , 或者是拍摄星轨的?如果有的话 , 可能会质疑这个星轨为什么不是连续的 。 但其实我是故意的 , 留下来的星轨是:划、点划划、划点点点划、点划划划划对应的摩尔斯密码 , 翻译后的意思是“天问一号” 。
我给这张照片起了两个名字 , 比较俗的名字是《天上的星星会说话》 , 比较雅的名字是《星辰密语》 , 算是表达启程之前的祝福吧 。
最终 , 我们的探测器顺利地落到了火星的表面 , 这就是一段对应的录像 。
【电池片|中国第一辆火星车,竟蕴藏了这么多设计师的巧思?】
这是我们的火星车工作的一个想象图 。 它最开始被设计为3天走7米 , 但由于能源比较充足 , 通信条件也比较好 , 实际的情况是一天走了20米 。 目前大概走了超过1000米 , 已经运行了100天 。
火星车“祝融号”是怎么设计的呢?最开始我们的想法是 , 要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太阳翼 , 因为火星距离太阳比月球更远 。 于是 , 我们就把电池板做成了一个像屋顶一样的形状 。
火星车“祝融号”太阳翼的进化史
分析之后发现不行 , 因为在火箭发射的时候会有剧烈的振动 , 太阳翼承受不了 。 那我们就把它压紧 , 压紧之后发现面积不够了 , 所以就把它变成了4片 , 向后展开 。
如果火星车到了火星表面后 , 向前驶离着陆平台 , 这是没有问题的 。 但如果要向后走 , 那后面的两个太阳翼就会触地了 。 所以 , 我们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整 , 就是把后面的两个太阳翼向侧后方调了一定的角度 。
太阳翼的各种设计方案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 我们设计过很多太阳翼的方案 , 包括一个圆盘形状的 , 或者两个圆盘形状的 , 甚至还曾经设计过类似于蝙蝠翅膀的样子 。
推荐阅读
- Samsung|三星预告1月11日发布Exynos 2200芯片组 RDNA 2 GPU加持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Tesla|特斯拉新款Model S电池体积小能量密度高 外媒揭秘三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