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温州10月12日消息(采访人员 魏炜 通讯员 朱建波 卞成德)实验室里 , 他们是积极探索“生长因子”之谜的科研先锋队 , 争分夺秒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课堂上 , 他们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 潜心育人点燃学生心头的火种……
在温州医科大学 , 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为带头人的药学教学团队 。 多年来 , 这支百余人团队聚焦基因工程蛋白药物基础研究 , 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发多种促组织损伤与再生修复新药 , 抢占了世界生长因子制药领域的制高点 。
文章图片
温州医科大学校园(央广网发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言传身教 争当师德师风模范
李校堃院士是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 也是国家一流专业药学和生物制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物技术制药》负责人 , 长期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 他带领的药学教师团队 ,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 , 以“懂医精药”为导向 , 构建了基于“大药学”理念的科教融合、医教融合、产教融合“三融合”的培养体系 , 破解创新生物药物人才培养之困 。
“很多科学家的学术突破都是在青年时期产生的 , 要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 。 ”这是如今身为温州医科大学校长的李校堃经常告诫团队的话 。 他率先垂范 , 为团队的年轻人提供良好的“土壤”和基础 , 给他们提供“跑道”、资金、机会 , 把青年人推到第一线 。
今年6月15日 , 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现场 , 温州医科大学青年科学家黄志锋团队凭借“基于结构的细胞生长因子调控机制、分子改良及创新药物研究”项目与导师李校堃院士同获2020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师徒齐获奖成为佳话 。
文章图片
李校堃与团队主要成员(央广网发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温州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 在温州工作、生活有10多年了 , 我很荣幸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放开手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 ”黄志锋当年追随老师李校堃来到温州医科大学工作 , 他出生在江苏 , 学习在各地 , 开花在温州 , 结果在浙江 。
榜样引领是最有力的 , 在李校堃的“传帮带”下 ,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队伍从最初10余人 , 发展到目前100多人 , 核心成员一个没走 , 不少年轻人已成长为国家杰青、优青等各类人才 。
多年来 , 团队长期开展重要科研工作 , 交出了一份骄人的教学教研成绩单:入选浙江省生物制药创新团队、浙江省药理学教学团队和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拥有长江学者、杰青、万人计划、百千万等国家级人才18人次;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浙江省师德标兵、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一批骨干教师……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