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奖项锁在抽屉里 。 ”在李校堃看来 , 更重要的是对研究成果的推广 , 把技术成果转变为产业价值 。
团队已研发投产“贝复济”“扶济复”“艾夫吉夫”3个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类新药 , 这也是国际上第一个系列“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一类新药 。 另有4个药物获批临床试验 , 拥有45项国家发明专利 , FGF制造规程和质量标准载入《中国药典》 , FGF新药被写入国际创伤愈合学会“急慢性创伤愈合治疗指南”和《外科学》等临床医学教材 , 并列入国防战备用药及国家医保目录 。
知行合一 让研究服务国家和社会
李校堃经常说 , 生物制药是中国高附加值的未来产业 , 前景十分广阔 , 不能在“象牙塔”内闭门造车 , 必须勇于挑起担子 , 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
近年来 ,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团队不断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 助力企业新增2项新药证书和7项临床批件 , 近5年累计为企业提供超 20项技术创新成果 , 经济效益合计提升200余亿元 。
文章图片
2020年10月18日 , 中国基因药谷正式启用(央广网发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2020年10月 , 温州医科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中国基因药谷”正式启用 , 这是由李校堃团队领衔打造的重大科研转化平台 , 目标是打造形成近百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国际一流的蛋白药物研发与生产基地 。 在浙江省实验室之一的瓯江实验室建设中 , 李校堃担任首席科学家 , 为浙江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世界科创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
“团队成员以身作则 , 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 , 争做黄大年式教学团队 。 ”温州医科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 药学团队一系列的社会服务项目背后 , 是源于药学团队一直坚持知行合一、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 更源于他们自觉担当服务国家和社会的使命 。
文章图片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研究团队(央广网发 温州医科大学供图)
2021年3月12日晚上 , 李校堃院士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 。
【浙江省|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以德立教,争做“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半年来 , 他一边康复 , 一边继续工作 。 7月25日 ,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生长因子(FGF)团队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仍在康复期间的李校堃院士出席研讨时这样说:“大家要用‘钉钉子’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 , 始终坚持生长因子特色化发展道路 , 保持生长因子国际领先地位 。 继续做出让党和国家满意的成果 , 一定要记住功成不必在我 , 功成必定有我 。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