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3D打印,做出一口好“牙”( 三 )


“当时用国外典型的打印机打印出的义齿关键局部的精度只有100—150微米 , 但用我们的打印机可以达到30—50微米 。 ”孙玉春说 。
叠层处理材料让义齿更逼真
从牙尖到牙根 , 颜色、透明度、硬度是渐变的 , 如何制备出仿生的材料用于人工智能设计和精细的制造工艺?
氧化锆是制造义齿的主要材料 。 “欧美日长期掌握着口腔氧化锆材料制备的尖端技术 , 但他们早期生产的氧化锆材料只有单一的颜色、透明度、硬度 , 力学、美学均与天然牙齿硬组织‘失配’ , 这也是全球牙科陶瓷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 ”孙玉春指出 , 为了让义齿从上到下呈现不同的颜色、透明度、力学性能 , 科研团队对氧化锆材料叠层处理 , 每一层都暗藏玄机 。
“我们将含有不同比例氧化钇的6种氧化锆 , 按照一定结构压在一起 , 在每层建立一种双向梯度渗透的仿生界面 , 这个界面模仿天然牙齿的绞釉层 , 使义齿在制造和烧结时 , 不会发生层间断裂和制造精度下降 。 ”孙玉春说 , 这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义齿咬合面的硬度、弹性模量远高于天然牙釉质的难题 , 提升了口腔氧化锆修复体与余留天然牙齿在功能、美学上的仿生匹配度 。
如今 , 经由这套解决方案研发出的8种产品 , 均可完全替代进口并已出口海外 , 仿生氧化锆材料产品已经推广到全球120多个国家 , 每年可生产近千万颗义齿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3D打印,做出一口好“牙”】“20年前 , 我国在口腔数字化修复领域的相关产品基本依赖进口 。 现在 , 国产关键技术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 , 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 , 而且还实现了中国自主高端口腔医疗技术装备在全球牙科市场‘零’的突破 。 ”孙玉春说 。 采访人员 金 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