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三 )


赵慧婵

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文章图片

单从履历看 , 赵慧婵有点不像女生:从小喜欢电学和力学 , 考上清华大学选了机械专业;后来赴美去康奈尔大学做材料研究;从哈佛大学博后出站后 , 回国任教清华 , 继续从事柔性电子研究 。
即便如此优秀 , 赵慧婵也经历过初为博士生的“至暗时刻” 。
“刚出国有一年找不到方向和突破 , 很沮丧 , 极低迷——其实我后来才明白 , 这个低迷期是每个博士生必须要经历的 。 后来我们学院举办了一个海报大赛 , 我把自己的研究做了张海报 , 大家打分 , 竟得到了最佳海报奖 , 我大受鼓励 , 感觉‘上道了’ 。 ”赵慧婵说 。
赵慧婵是幸运的 , 因为她的博士生导师是个“鼓励大师” 。
“他永远会说‘你的工作太棒了!’而且他的方向和我不太一样 , 会给我更方向性的指引 , 格局更大 。 ”
越是研究机器人 , 赵慧婵越觉得生物“太伟大” , 因为相比机器人 , 生物实在太厉害 。 现在的赵慧婵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回国后工作不太顺利 , 第一年生了娃 , 第二年正准备大干一场 , 结果赶上了疫情 , 现在基本上实验室组建完成 , 真的要大干一场了 。 ”
王志俊
【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文章图片

当我们这些“小白”还不知“凝聚态”“拓扑量子材料”为何物的时候 , 王志俊在拓扑量子结构领域的研究——对拓扑能带表示理论的发展、拓扑量子化学等——已经可以被写入教科书了 。
这个生于1986年的物理天才 , 在他35岁之前 , 就已经发表SCI论文70余篇 , 被引用1.1 万余次 , 个人H因子高达39 。 更值得一提的是 , 王志俊几乎以一己之力 , 让拓扑狄拉克半金属态的研究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 。
介绍自己的工作 , 王志俊喜欢打比方:“我就是在材料库里面挖矿的 , 寻找哪个材料是类似于石墨烯的‘宝藏材料’或‘明星材料’ , 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
在做研究与带学生之间 , 王志俊觉得后者更难:“做研究的困难 , 无非是多花一点时间调研和思考 , 这完全可以自己掌控;带学生就不一样了 , 你只能给他们建议 。 ”他自觉是一个“严师” , 但也看人:“你要努力 , 我可能比较严厉;如果你不努力 , 我大概不会对你严厉 。 ”
被问及青橙奖奖金怎么用 , 王志俊苦笑说:“北京房价太贵了 , 我可能会拿奖金去付首付吧 。 ”
陆盈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