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四 )



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文章图片

陆盈盈的青橙学者奖金 , 大概会被存起来 , 用作买一张“火星飞船票”的储备 。
“好几年前我跟别人讲我想上火星 , 总被笑话 , 现在终于可以讲出来了 。 ”陆盈盈的研究领域是锂电高效储能 , 但她却对火星充满好奇 , 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用在火星上 , “那就再好不过了!”
陆盈盈进入电池研究领域 , 有点“误打误撞” 。 2010年她刚到美国康奈尔大学读博士 , 导师向她推荐了Battery(电池)和Rheology(流体力学)两个课题 。 “很多人不知道Rheology什么意思 , 我当时也这感觉 , 但我知道Battery , 就进入了这个领域 。 ”
2014年博士毕业后 , 陆盈盈开始找工作 , 请一位她认为很厉害、但当时知名度并不高的老学者为她写推荐信 。 这位学者就是后来斩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斯坦利·惠廷厄姆 。 后者后来跟陆盈盈打趣:以后写推荐信要收钱了 。
2014年前后 , 我国开始布局新能源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陆盈盈觉得专业对口 , 毫不犹豫选择回国 。
身为一名女性 , 陆盈盈自然要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带盐” , 希望社会给予更多关注:“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女性科研工作者 , 但总体来看 , 女性既要做科研 , 又要兼顾家庭 , 更难 。 ”
刘渊

中国|北大韦神等十名青年科学家获奖,将均分1000万
文章图片

如果把半导体的制造想象成在微观世界构建房屋 , 刘渊的工作就是要在这个世界里“平地起高楼” , 从垂直集成的角度 , 让半导体器件上的晶体管密度再上几个数量级 。
在微纳电子器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 其中发在《自然》8篇 , 谷歌学术引用超过13000余次……这个出生于1988年的青年 , 如今已经凭借其在研制新型低功耗微电子器件的成就 , 成为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的教授 。
刘渊不知道自己的研究能否产业化 。 “半导体底层科研成果什么时候能用起来 , 这个很难预测 。 ”刘渊说 。 但他认为 , 科研要有一定的容忍度 , 要允许尝试 。
“就好比培养孩子 , 并不能完全让他避免所有危险的东西 , 有时候需要让他去探索 , 例如烫的水壶、稍微锋利点的物体 , 小孩碰到了就会反弹 , 他自己就学习到这个不能去碰 。 这种方式可能更好 。 ”
他把这套理论也用在研究生培养中 。 “要培养的是研究思路 , 让他们知道怎么做出创新的东西——有些实验结果可能现阶段看不到意义 , 但以后是有用的 。 ”
当然 , 尽管存在很多不确定 , 但刘渊还是很希望自己的技术能够真正用起来 , 去“改变人类信息化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