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 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可不得了 , 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 标志着我国太空探测正式步入“探日”时代!而且“羲和号”卫星一出手就不凡 ,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 , 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 , 对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 , 再到羲和“探日” , 中国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探测太阳有什么用?我国的太阳探测计划有哪些?“羲和号”卫星有哪些独特之处?采访人员第一时间采访了国家航天局相关专家 。
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模拟高清图
为什么要探测太阳?
身处太阳系之中 , 人类无法不对太阳系的中心——给地球带来光明与能量的太阳产生好奇和探究 。 科学家表示 , 大约在46亿年前 , 太阳在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处 , 由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塌凝聚而形成 , 太阳寿命大致为100亿年 , 目前正处于壮年期 。 太阳直径达139万公里 , 是地球的107倍 , 质量则是地球的33万倍 , 占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 , 可以说是太阳系的绝对主宰 。 这是一颗时时刻刻发生氢、氦核聚变、发光发热的巨大恒星 。
“太阳对地球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 , 同时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也无所不在 , 主要体现在太阳爆发产生大量带电高能粒子 , 对地球电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 其中尤以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电磁环境影响最为显著 。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主任、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工程总设计师赵坚告诉采访人员 , 太阳活动周期约11年 , 2021年至2022年是人类有纪录以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 , 全世界又进入太阳研究新的高峰期 。
从世界范围来看 ,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 , 全世界已发射了70多颗太阳观测卫星 , 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 , 聚焦于太阳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观测研究 。
有代表性的太阳探测器都有哪些?专家举了几个例子 , 比如2006年10月美国发射世界第一对孪生太阳观测卫星——日地关系观测平台 , 对太阳黑子爆发时进行了三维成像 , 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太阳周边环境以及太阳活动对整个太阳系造成的影响;2009年1月 , 俄罗斯发射了“科罗纳斯”太阳探测卫星 , 探测太阳内部结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大气层及生物圈的影响;2018年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发射升空 , 近距离对太阳结构进行探测 , 获得了相当的成果 。
我国的太阳探测计划有哪些?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