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国太阳探测计划来了!“羲和”开启“探日”时代( 二 )


国际上太阳探测如火如荼 , 中国的太阳探测计划当然不能落后 。 “十三五”期间 , 国家航天局就组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研究制定了空间科学研究发展路线图 , 并且紧锣密鼓开始实施 。
“探测和研究太阳活动 , 提出应对措施 , 能够降低或规避对地球的不利影响 。 我国作为航天大国 , 及时开展太阳探测活动十分必要 。 ”赵坚透露 , 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两个太阳探测计划 , 分别是“羲和”和“夸父”探测计划 , 这是太阳探测的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 羲和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 , 是掌管时间和历法的太阳神 , 并以太阳母亲的形象为人们所认知 。 “羲和号”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破冰之旅 , “夸父”计划则是研制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 , 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 , 已纳入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 , 计划于明年发射 。
此外 , 我国正在论证后续太阳探测发展计划 , 科学家们希望按照在黄道面内多视角探测、大倾角太阳极区探测和太阳抵近观测“三步走”进行实施 , 进一步了解太阳的构造 , 确定太阳活动的三维结构 , 掌握其机理和活动规律 , 从而造福人类 , 趋利避害 。
“羲和号”的创新之处在哪里?
专家介绍 , 此次发射的“羲和号”卫星全称是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 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 。 “羲和号”整星重量508公斤 , 设计寿命3年 , 运行于517公里高度、倾角98度的太阳同步轨道 , 该轨道将经过地球的南北极 , 能够24小时连续对太阳进行观测 。
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模拟高清图
赵坚表示 , “羲和”太阳探测计划紧紧围绕太阳探测热点问题 , 提出中国特色太阳探测模式 , 如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首次提出天文光谱测速导航新方法和新技术等 , 都具有重要意义 。
什么是太阳Hα谱线?
专家解释 , 太阳Hα谱线是研究太阳活动在光球和色球响应时最好的谱线之一 , 通过对该谱线的数据分析 , 可获得太阳爆发时的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 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和物理机制 。
“之前只能在地球上对Hα谱线进行探测 , 受大气干扰 , 探测数据不连续不稳定 。 现在通过‘羲和号’探测 , 对其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 46秒内就能获得全日面1600万个点上的光谱 , 在300余个波长点上同时获得色球和光球的二维图像 , 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得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 , 进而建立太阳爆发从光球到日冕的完整物理模型 。 这对太阳底层大气和太阳爆发的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 ”赵坚介绍 , “羲和号”卫星在轨开展的相关试验 , 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进行Hα谱线研究 , 有望获得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产出 , 将显著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