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技术试验;
2
进行2-3次出舱活动 , 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 , 为后续空间站建造任务作准备;
3
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4
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 , 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5
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 , 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
六项挑战
等待神十三攻克
今年9月17日 , 神舟十二号乘组安全返回地面 , 成功实现了任务既定目标 。
本文图片
10月7日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 。
与神舟十二号任务相比 , 神舟十三号任务主要有六个方面不同 , 也是神舟十三号将面临的挑战 。
1
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 , 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
2
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实现核心舱、2艘货运飞船、1艘载人飞船共4个飞行器组合运行;
3
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
4
中国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 , 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5
在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基础上 , 将进一步开展更多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 产出高水平科学成果;
6
实施任务的飞船、火箭均在发射场直接由应急待命的备份状态转为发射状态 。
约6个月后
我国将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本文图片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现场
按计划 , 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 , 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 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 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 。 航天员进驻核心舱 , 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工作生活 , 约6个月后 , 搭乘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 。 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 , 将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
建造阶段共规划实施6次飞行任务 , 首先发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 运送补给物资 , 为随后实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做准备;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驻留期间 , 将先后发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 , 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 进行舱段转位 , 在2022年底前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建造;随后实施天舟五号货运补给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 , 神舟十五号乘组将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开展在轨轮换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硬件|日本要在十年内量产2nm?
- 末端|菜鸟发布2022物流科技十大趋势报告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Top10|2021最受年轻人关注的十大人物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建设|数据赋能业务,数梦工场助力湖北省智慧应急“十四五”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