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升空的时候 , 另外一枚火箭已经竖立就位 , 另外一艘飞船也已整装待命 , 随时准备应对极端情况 。
其实 , 危险并不仅限于太空 。 除了迈入太空的航天员 , 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岗位的科研参试人员 , 都是平凡英雄 。
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舱外航天服的研制 , 也有常人不为所知的危险 。 舱外航天服交付前 , 需要由志愿者穿戴后进行低压舱试验 , 在近乎真空的模拟外太空状态下检查其各项性能指标 。
哪怕有细微的差错 , 志愿者的生命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 但 , 每一次在科研人员中征集志愿者时 , 都有人主动报名 。
为开展航天员地面野外生存训练 , 教员队伍需要在森林、戈壁中选定设置各种恶劣环境 , 走没有人走过的路 , 探别人没有探过的险 。
还有剧毒、易挥发的特种燃料检验、运输和加注工作 , 但凡出现爆燃、泄漏 , 参试人员都可能付出生命代价 。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 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 新华社采访人员 李刚 摄
心中若无千秋业 , 哪来盛世百花开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每一座里程碑 , 都是每一名航天人带着梦想和信念 , 向着光芒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
为坚守一代代航天人的理想信念 , 神舟十三号乘组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除了开展专项训练、试验外 , 升国旗仪式和瞻仰东风烈士陵园等活动也写入了工作手册 。 在东风烈士陵园 , 安眠着700多位为了中国航天事业忠诚奉献、英勇献身的英雄先辈 。
为传承载人航天精神 , 神舟十三号任务策划了系列的科普和公益活动 , 王亚平将再次成为“王老师” , 还将结合传统节日的契机 , 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
当年目送杨利伟首征的刘烽 , 又出现在为新“太空三人组”送行的人群中 。 如今刘烽已经成长为一名火箭副总师 , 他说这些年来 , 那种信念和勇气 , 从未丢失 。
当神舟十三号飞船在夜色中腾空而起时 , 时针已经指向了10月16日凌晨 。
57年前的10月16日 , 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戈壁滩上腾空而起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文章图片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 ,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 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磊 摄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微信|微信支付“九宫格”全面支持开通中国银联云闪付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孙自法|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观众|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 观众|古筝机器人现场演奏,32件展品亮相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
- 疫苗|中国生物:全球首支获批使用二代新冠疫苗将在阿联酋用于序贯接种
- 风险|筑牢安全线 打造防护堤 中国移动为5G业务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