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筑牢网络安全钢铁长城

当今世界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 , 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 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 。
在10月11日至17日举行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 , 与会专家聚焦热点难点 , 就解决网络安全领域突出问题 , 不断完善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出谋划策 , 筑起网络安全的“钢铁长城” 。
当前 , 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应用、IT基础设施云化 , 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 , 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呈现新趋势 。 “单纯依赖产品堆砌的防御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威胁 。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说 。
如何应对新变化、把握新趋势?尹浩建议 , 进一步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统筹谋划 , 加强研究储备 , 及时调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顶层设计、网络空间国际博弈战略战术、网络防御技术创新、网络空间威胁应对策略 。 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 , 强化对“零信任”等前沿技术的攻关 , 加快开展基于开发安全运营、主动免疫、零信任等框架的网络安全体系研发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 , 当前 , 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好 , 但行业应用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 , 生态系统亟待形成和发展 。 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 , 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
【产业|筑牢网络安全钢铁长城】陈鲸认为 , 应建立系统全面的大数据治理体系 。 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涉及国家、行业和组织3个层次 , 包含数据的资产地位确立、管理体制机制、共享与开放、安全与隐私保护等4方面内容 , 需要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视角多管齐下 , 提供支撑 。
宣传周期间还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版) 。 报告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提出了建议 。 一方面应结合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及试点企业等政策 , 加大落实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 , 完善顶层设计 , 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共享式实训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 , 释放行业实训实践资源 , 切实为在校生提供实战机会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 , 应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 , 应主动求变 , 重构教育环境、重构AI+安全课程体系、重塑教师的能力标准、重构能力评价体系 , 打造网络安全的AI+教育新业态 。
作为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 , 青少年是各种应用平台上最活跃的群体 。 如何为青少年塑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与会专家学者呼吁 , 应依法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 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