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背后细节令人难忘( 三 )


瞩目:将创造中国太空驻留新纪录
飞船入轨后 , 按照预定程序 , 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 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 , 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 , 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 , 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
按照预定计划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径向交会对接之后 , 停靠时间将由神舟十二号的3个月延长到6个月 , 执行180天组合体长期驻留任务 , 这将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 , 将首次考核并验证空间站任务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能力 。

人员|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背后细节令人难忘
文章图片

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进驻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翟志刚(中)、王亚平(右)、叶光富(左)向全国人民挥手致意的画面 。 (新华社采访人员 田定宇 摄)
距离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任务成功返回约1个月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再次搭乘航天员进入太空 , 它已经完成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 , 新技能将神舟载人飞船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升 。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 , 上演“太空华尔兹” 。 在空间站不断调整姿态的配合下 , 通过天和核心舱下方对接口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并对接 。 虽然只是方向变了90度 , 但是对接的难度却大了不少 。
在径向对接过程中 , 飞船直立后对地的通信将变为由空间站作为基站 , 通过空间站与飞行器间的空间通信电路 , 再经过中继星与地面建立通信联系 。 如此设计 , 可以实现在径向交会对接过程中 , 飞船与地面之间不间断联系 。
此次径向交会对接整个过程都是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指挥下 , 飞船智能自主完成的 。 径向交会和前向交会都是中国空间站载人飞船正常的交会方式 , 会在未来空间站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交替使用 。 (新华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