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冬奥进行时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华 凌
“在这片奥运会的比赛场地上 , 我感受到真正的奥运氛围 , 非常开心 。 冰面非常利于滑行 , 在这里我可以把平时日积月累训练的结果展示出来 。 ”10月16日 , 为期4天的“相约北京”2021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在北京海淀的“双奥场馆”首都体育馆成功落下帷幕 , 其间 , 日本选手坂本花织感言 。
此次比赛 , 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31名运动员赛场竞技 , 中国花滑队斩获2枚金牌 , 5枚奖牌 。 “这是世界上可能出现的最好的场馆了!每次来到这个场地 , 我们都觉得很兴奋——这里是我们即将在冬奥会上战斗的场地啊!”中国选手隋文静感慨道 。
为全面模拟冬奥会赛事 , 本次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一切程序均按照国际高水平花样滑冰赛事展开 , 并通过首次全要素测试 , 各国花滑选手、国际滑联技术代表纷纷点赞 。 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副主席、国际滑联技术代表亚历山大·雷科宁表示:“现场的空间、冰面、音响等设施 , 整体来说不错 , 可以说 , 北京已经准备好了!”
对标测试要点 场馆运行平稳有序
据介绍 , 本次公开赛是首都体育馆时隔4年 , 今年1月投入使用后举办的首个国际赛事 , 这是冬奥会前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在疫情防控常态下的一次全领域、全要素的测试机会 。
据了解 , 测试赛期间 , 首都体育馆承担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比赛 。 10月21日—24日将举办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 , 两个项目对于冰面、现场环境等比赛要素需求不同 , “冰场转换”成为首都体育馆的重中之重 。 包括冰面转换 , 温度、软硬度都将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调整;包括临时搭建的设施比如发令台、裁判席、防护垫等 , 都要进行转换 。
“为了保障花样滑冰测试赛事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 我们对标冬奥标准 , 建立完善的指挥调度和运行保障体系 , 紧紧围绕赛事服务保障开展各项工作 。 可以说 , 通过花样滑冰测试赛 , 对我们的指挥体系、场地设施、场馆运行、服务保障、城市运行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检测 , 基本达到了测试目的 。 接下来 , 还将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短道速滑世界杯 , 这两场赛事之间涉及场地的转换等多方面衔接 , 时间紧任务重 , 我们将迎来新的考验 。 但相信有能力做好 , 为冬奥会打下坚实基础 。 ”10月17日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海淀区体育局局长张彦祥向科技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防疫是此次测试赛的重中之重 。 据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宇光介绍 , 海淀区严格落实核酸采样检测、场馆预防消毒、人员流线划分、防疫物资分发等工作 。 按照“一馆一策”“一店一策”的要求 , 严格落实闭环管理 。 涉赛相关人员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 , 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严管控以及人员不跨区 。 涉赛场所人员流动由专用车辆负责 , 采取点对点衔接 , 确保不出闭环 。 进出物资、垃圾等也做到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理、处置 。 对闭环内所有人员和闭环外重点服务保障人员进行每日健康监测 , 做到专人专责 , “应检尽检” 。
推荐阅读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
- IT|8号线、14号线将全线贯通 北京地铁?今年开通线路段创纪录
- 平台|数梦工场助力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用数据驱动业务创新
- 列车驾驶室|北京:体验无人驾驶地铁
- 傅跃红|会长寄语
- 示范|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65万公里
- 发射|我国成功发射天绘-4卫星
- 方案|百度: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
- 中移|中移金科推出SIM PAY:支持离线、“碰一碰”支付,助力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 签注|北京通App新版本将上线,智能搜索、居住证签注提醒等功能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