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对于松山湖科学城的期待——在东莞迈向GDP高质量稳定过万亿元并接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发挥关键引领作用 , 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
文章图片
华为溪流背坡村 。
控制土地成本 推低成本空间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说:“工业现代化最主要的 , 要有土地来换取工业的成长 。 现在土地越来越少 , 越来越贵 , 产业成长的可能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 ”距离深圳坂田只有50公里的东莞 , 恰恰是能为华为提供土地的城市 。
2005年华为来了 , 2018年位于松山湖畔的研发终端总部启用 , 数万研发人员在这里潜心研发 。 华为产业链跟随而来 , 对松山湖的产业、人才结构调整起到关键作用 。 可见 , 土地要素的重要性在华为落地东莞这一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制造业起家的东莞 , “土地”这一根弦也一直绷着 。 首先 , 东莞共划定420平方公里工业保护线 , 其次推出低成本空间 , 入驻项目享受的场地租赁扶持标准为场地租金减免50% , 减免年限最高不超过3年 。 当然这些空间面向的是高成长性项目或市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 。 到2022年底前 , 东莞全市计划统筹100万平方米以上低成本空间 。
为了拓出更多空间 , 2019年东莞将“拓空间”以市政府一号文推出 , 设定每年市级收储1000亩、镇级收储10000亩的目标 , 截至今年7月 , 全市共收储土地25046亩 , 其中工业用地10710亩 , 为制造业发展提供空间 , 东莞走向集约发展 。
文章图片
东莞积极“拓空间” , 支持制造业发展 。
金融赋能 与优质项目“强捆绑”
2021年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日前启动 , 赛事规则有多项变化 , 其中一项是建立赛事获奖项目直投制度 。 而一种改变 , 可以看到松山湖乃至东莞思路的改变 , 企业奖励不再“撒胡椒面”而是通过金融赋能 , 精准发力 , 引导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
建立赛事获奖项目直投制度就是改变以往大赛总决赛中的特等奖奖金奖励 , 改为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 , 直接获得由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或合作投资机构提供的股权投资 , 额度分别为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 , 投资额度较去年增长3倍 。 “如愿意在园区落地 , 我们就在原来的基础上 , 扩大投资的力度 , 去扶持好企业的发展 。 ”松山湖科教局有关负责任表示 。
一方面是金融赋能 , 另一方面是双方的“绑定” , 实现强强联合 , 最终是反哺到本土经济当中 。
推荐阅读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MateBook|深度解析:华为MateBook X Pro 2022的七大独家创新技术
- 低碳发展|四川做强清洁能源产业
- 果君|华为Mate X2 典藏版竟逼疯整个摄制组?拯救手滑的神器终于来了(视频)
- 测评|【横评】5年前的老机型测评 苹果华为三星小米魅族一加现在卡吗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
- 警告!|华为联想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 判决书曝光浪潮曾向其输送720多万
- 娱乐|华为智慧屏迎来“影音娱乐”场景三大升级
- 华为|Insights直播回顾手语服务,助力沟通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