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超九成受访大学生期待反诈教育进校园( 三 )


随着反诈防骗宣传越来越丰富 , 不少大学生也在关注、学习反诈知识 。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 , 95.23%受访者曾学习过反诈骗知识 , 其中通过媒体的传播、报道学习的受访者最多(84.09%) , 其次是学校开设的课程、讲座等(81.61%) 。 此外 , 公安等相关部门的组织宣传(68.24%)、亲友告知(47.31%)等 , 也都是受访者的学习渠道 。
也曾遇到过电信诈骗的夏岚是福建一所大学的学生 , 她感叹:“骗子的诈骗手法更新得太快 , 而且花样越来越多 , 及时向人们科普新的防骗知识太重要了 。 ”她很愿意去听民警在学校开设的讲座 , “反诈民警了解最新的诈骗手段 , 能把最新的诈骗套路告诉我们 , 让我们有针对性地防范 。 而且关于反诈的知识 , 我们对警察的信任度也更高 。 当时警官教育我的时候 , 我就特别反省和自责 。 ”夏岚也很喜欢警察在线上视频平台做的防诈骗传播 , “有的民警用段子的形式呈现反诈知识 , 很吸引人” 。
调查显示 , 受访者接受过的校园反诈教育中 , 有组织反诈讲座等相关科普活动(72.98%)、学校校园媒体平台传播反诈知识(68.46%)、开设反诈相关课程(56.96%)、举办反诈知识竞赛、反诈文艺演出等创意类活动(36.05%)、利用学校周边(如反诈月饼、反诈水杯等)进行宣传(27.39%)等 。
在受访者看来 , 校园反诈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 , 包括形式比较传统、不够新颖、对学生吸引力低(65.33%) , 宣传覆盖面不够广(47.12%) , 反诈宣传停留在表面、对学生的警示作用不够(42.97%) , 没有充分利用大学生常用的传播平台(37.36%)等 。 受访者最期待的反诈教育形式 , 是有意思的反诈宣传片或其他文艺类作品(76.98%) , 此外 , 一线民警进校园开展反诈相关活动(67.33%) , 有创意的横幅、海报等给人视觉冲击力强的反诈宣传作品(59.10%) , 可以随身携带、实用性强的反诈宣传周边 , 如水杯、手机壳、帆布袋等(47.05%) , 开设实用性高的线下反诈教育公共课(40.68%)等 , 也受到大学生的期待 。
有了被骗的教训 , 梁淇有了更深刻的防范意识 。 俨然成为好友圈里“反诈小卫士”的她 , 对电信网络诈骗深恶痛绝:“开学季就是诈骗的高峰期 , 不少不法分子以打着‘注销校园贷账户’的幌子 , 诓骗大学生泄露银行卡的信息 。 ”在她看来 , 此类诈骗对高校学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巨大:“我听说我们学院就有同学被骗了一整年的学费 , 接受了辅导员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 。 ”为此 , 加入了学院校园媒体的梁淇开始积极参与反诈主题的宣传 , 主动申报相关选题 , 并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图文或视频进行传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