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财经社|这一次,山姆会员店为什么被“盯上”了?( 二 )


彼时 , 国内市场中仍存在不少“不看好”的声音 , 认为会员制在国内会“水土不服” 。 但Costco用远超预期的营业额证明了自己的成功 。 一组数据显示 , 2020年 , Costco上海店单店年销售额高达24亿元人民币 。
追随着山姆和Costco的脚步 , 国内会员制超市的发展也跟着按下了加速键 , 零售业巨头们在一两年的时间内你追我赶 , 抢滩国内一二线城市 。
2020年10月 , 第一家盒马X会员店在上海开业 。 2021年上半年 , Fudi会员店和盒马X会员店落地北京 , 永辉超市的首家仓储店在福州落地 。 同时投身其中的 , 还有华联、麦德龙、家乐福等 。
据AI财经社统计 , 截至目前 , 上海已有5家山姆会员店、1家盒马x会员店、1家Costco、1家家乐福会员店 。 也就是说 , 至少8家会员店 , 在争夺上海2400多万人口 。
零售巨头会员店之间的“暗战”早已开始 , 而“对战”的序幕显然也会在上海拉开 。
“内卷”来了 , 山姆加速“破局”
各零售业巨头在会员店模式上的“战斗” , 主要围绕着两个核心主体展开:一是顾客 , 二是供应链 。 顾客是企业会员收入的“衣食父母” , 供应商则是决定销售的商品是否“物美价廉”的王牌 。
同时 , “会员制商超可以把消费者的需求集合起来 , 集中向供应商厂家下单 , 从而节约采购成本 。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称 。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告诉AI财经社 , “会员店的核心竞争力是供应链” , 只有把它做好 , 才能够为会员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高性价比产品 。
这次风波 , 也将会员店之间关于供应链的争夺“暗战”拱上了台面 。
作为老牌的会员制巨头 , Costco和山姆早在几十年前就搭建起了自己的供应链能力 。
Costco依托于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 , 满足消费者对海外产品的需求 。 而据山姆会员商店首席采购官张青透露 , “除了背靠沃尔玛强大的全球供应链 , 山姆和中国供应商经过二十几年的磨合 , 已经建成了扎根本土的高效供应链 , 形成了互相成就的关系 , 共同打造差异化商品 , 例如 , 很多供应商是愿意在山姆做新品首发的 , 将山姆当做是一块‘试验田’” 。 此外 , “我们也希望供应商能够多元化发展 , 多渠道共同合作 , 只有这样 , 他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启示 。 ”
供应链是根基 。 但延展到消费层面上 , 为了留住会员 , 各家仓储会员店之间不可避免地开启了“内卷”模式 。 新玩家们甚至还“抄”起了作业 。
拿最容易复制的食品品类来讲 , 有消费者发现 , 网红烤鸡、麻薯、榴莲千层蛋糕、瑞士卷等原先山姆会员店的明星爆款 , 也开始出现在了盒马、fudi等会员店的货架上 , 很多会员店的这类产品 , 在外观上似乎也都差距不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