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所有社区都证明,人是追求地位的猴子 | 今夜科技谈( 二 )


但有了算法之后 , 其实可以更好地把内容分发到用户 。 从总量上说 , 每个用户的阅读量也是更多的 。 而对创作者来说 , 他原来不会被看到的内容有更多的可能被用户看到 , 就会促进他的生产行为 。 这对整个社区生态是良性的 。
03
社区内容 , 是选择头部的
PUGC , 还是全民的UGC?
首先解释一下 UGC 和 PUGC 的概念 。 UGC 的全称是 User Generated Content , 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 。 PUGC 的全称是 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 , 也就是专业用户生成内容 。
通常来说 , PUGC 的质量更高 , 但是相比 UGC 创作门槛更高 , 规模上也要小很多 。
很长一段时间内 , 关于 UGC 和 PUGC 的一个核心讨论 , 就是如何定义「好」 。 PUGC 是我们通常认为好的内容 , 这是由社区运营者定义的 , 然后在社区推广 , 这里面就天然带有人的价值导向 。 但基于算法的推荐系统 , 并不会一开始就定义什么是好的内容 。 实际上 , 用户的行为总能超出运营者的想象 , 而算法把这些内容筛选出来 , 本质就是从 UGC 成长出的 PUGC 。 这种内容的宝贵在于 , 这是社区自己长出来的内容 , 是最符合本社区用户偏好的内容 。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 , UGC 肯定是必须的选择 。 因为从供给段来看 , 哪怕 UGC 质量更差 , 但它的规模大 , 规模越大就越有价值 。 但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 , 追求 UGC 规模的无限 , 很大程度上会损害普通用户内容消费体验 。 用户接受到的 90% 的内容里 , 可能只有 10% 是好看的 , 用户就流失掉了 。
关于 UGC 和 PUGC 之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早期的抖音和快手 。 快手一直提倡平权 , 抖音则更重视头部流量 。 实际上 , 追求极致的 UGC 最后的路径 , 一定是利用社交关系去做集中化的分发 , 这和快手早期基于地理位置、培养同城关系的思路是一致的 。 但关系的养成永远是比较慢的 , 用户慢慢了解了创作者之后才会成为稳定的粉丝 。 今天的互联网 , 已经很难有这样一个时间窗口 , 容忍平台慢慢养成用户了 。 所以快手虽然比抖音早做了两年 , 但后来迅速被反超 , 今天抖音的 DAU 已经是快手的两倍 。
04
人类都是追求地位
和身份的猴子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到过一个「差序格局」的概念 , 说每个社会成员最关心的是定义自己在社会格局里的身份 。 然后根据这个身份决定自己要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要服从谁、压迫谁;以及和谁产生关系 。 基于这个差序格局 , 又推演出地缘和血缘的关系 , 最终形成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
这种社会身份 , 同样可以映射到线上社区中 。 B 站的 6 级大佬在吵架的时候 , 天然就比 1 级萌新更有话语权 。 这就在社区之中 , 人为制造了身份等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