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共有11个洞室 , 其中最大的3号岩洞 , 高度有35米 , 相当于10层楼那么高 。 宽度也有35米 , 相当于10车道的宽度 。 整个岩洞建筑群体积达230万立方米 。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相当于将一个足球场往下挖 , 要足足挖330米 。 ”
几天时间就给街坊送上一个小公园
为了节省工期 , 项目还使用了MIC组装合成建筑法 。 原本需要几个月建成的社区联络中心 , 只用2天就组装完毕 。 事后不少市民打来电话 , 感谢项目方只用了几天时间就送给街坊们一个小型公园 。
据介绍 , 作为香港“岩洞发展长远策略”的首单工程 , 项目将为沙田社区及环境带来长远效益 。 由于污水处理效率大大提升 , 在比原厂缩小一半占地面积的情况下 , 每日处理34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 , 解决香港1/10人口的污水处理问题 。
揭秘
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到项目中
【施工|隧道爆破施工 央企研发机器人“探哥”为工人护航】搬迁后的污水处理厂 , 将全面更新污水处理设备 , 利用世界先进的液压过滤技术 , 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 为了给香港市民建好这座污水处理厂 , 同时最大化地降低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 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投入到项目中去 。
岩洞地盘是香港首个布置5G基站的工程项目 , 主隧道入口处架设的5G基站为隧道内提供了高速5G信号及Wi-Fi网络 , 为工程人员通讯、传感器系统、施工机械数字化系统提供网络支持 。
施工现场还部署了大量工业传感器和物联网设备 , 组成了工地物联网系统 , 能实时监测沉降、地下水位、爆破振动、噪音、隧道空气质量等施工影响 , 以及实时读取石质、钻孔、用电、锚杆荷载乃至工人定位等施工活动数据 , 提高测量和工程团队工作效率 , 降低工人危险环境作业的安全风险 。
除BIM、DfMA、MiC、物联网等技术外 , 项目还引进和应用前沿的数字化施工技术和先进施工及测量设备 , 更自主研发了机器人“探哥” 。
据驻地盘工程师、公共关系负责人朱丽颖介绍 , “探哥”可以在隧道爆破工序完成后 , 代替工人首先进入隧道探查环境 , 安全后人员再进入 。 它还可以监测爆破后的空气质量 , 协助评估风险 , 大大减低工程人员进入隧道后的潜在危机 。
推荐阅读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网络|广州多条通信光缆因施工受损,预计今日下午全部恢复畅通
- CHINA|中国最深海底隧道首台盾构机正式掘进
- 密封|双组份聚硫密封胶、施工方法
- 天山|全国产化“首创号”掘进机天山胜利隧道竖井成功始发
- SONY|[视频]索尼和清水建设合作的六轮机器人已试用 在施工现场巡逻和监控
- 项目人员|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 施工|全球首艘混合动力化学品船“安徽造”
- 新星|【铁腕儿·特刊】施工新星 为你而来 三一SW956N装载机荣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