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绑定”了华为,这些车企为何没能脱困?( 五 )


就在北汽蓝谷和小康股份双双遇困之时 , 它们将脱困的希望寄托于面前的华为 。
其实 , 早在2019年1月北汽蓝谷就与华为签订了合作协议 , 并联合设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 。 再到今年4月 , 双方联合推出了极狐阿尔法S HI版和极狐阿尔法S两款车型 , HI版车型具备为最高阶智能驾驶水平 , 普通版也有华为在软件方面的支持 , 随后华为还给了北汽蓝谷销售渠道的支持 。
而小康股份同样也在2019年就和华为有了合作 , 也才有了小康之后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之作赛力斯SF5 , 只不过当时这款车上华为只提供了车机技术 , 没有提供软件系统方面的支持 , 直到今年上海车展 , 双方发布了华为智选SF5 , 并且让其车型进入到华为线下的销售网络中 。
想得很好 , 但现实却很骨感 。
在华为智选SF5开启销售后 , 其官方曾有表示开售两天订单突破3000辆 , 一周订单突破了6000辆 , 但据乘联会数据显示 , 该车型5-9月销量依次为204辆、1097辆、507辆、715辆和1117辆 。
连线出行通过查阅这几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 可以看到华为智选SF5均为排进前十之中 , 甚至在新能源SUV细分市场中 , 这款车型的境遇是同样惨淡 。
而这背后 , 正是因为赛力斯的延期交付 , 据知情人士对澎拜新闻表示 , 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新工厂压根都没准备好 , 供应链也没准备好 , 小康股份与华为的合作目前还处于业务整合阶段 。 对于这样的延期交付 , 一度引起了众多已预订车辆车主的不满和投诉 。
再来看北汽蓝谷 。 今年6月 , 北汽蓝谷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狐汽车副总裁王秋凤在媒体沟通会中透露 , 极狐阿尔法S订单已不只1000个 , 还在持续增长 , 其中华为HI版的订单快超过半数 , 按照订单量今年交付不完 。
但由于这些订单都属于只交2000元意向金的盲订 , 连线出行在一些极狐车友圈看到 , 已有一部分车主决定退订这款车 , 可见实际的订单量有可能不及预期 。
事实证明 , 即使“傍”上了华为 , 有了其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流量保证 , 北汽蓝谷和小康股份依然没有摆脱困境 。
北汽蓝谷、小康股份为何难以脱困?
打铁还需自身硬 , 这句话可以恰当地解释这一问题 。
先来看北汽蓝谷 。 早年成立之后 , 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 , 北汽蓝谷就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向了B端市场 。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 , 2014年北京市下辖的14个行政区中 , 除门头沟区外 , 都成了北汽蓝谷的“试验田” , 其旗下的电动汽车在这些城区进行了大量的投放 。
除了当地政府给予的采购支持 , 北汽蓝谷还在大力发展旗下的租车平台 。 同在2014年 , 北汽蓝谷创立了绿狗租车平台 , 随后就在“左手倒右手”的方式下实现了旗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