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绑定”了华为,这些车企为何没能脱困?( 六 )
但由于绿狗租车此后的盈利不顺 , 在2018年被北汽蓝谷卖掉 , 随后北汽蓝谷很快又与滴滴合作将EU5打造为网约车专属 , 还推出新的共享汽车平台“轻享出行” 。
北汽蓝谷总经理助理卜红升曾公开透露 , 该公司车辆产品私人购买与政府单位、平台购买及租赁的比例为3比7 。 或许正是这样 , 才有了北汽蓝谷连年蝉联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首的故事 。
常年有B端业务的兜底 , 让北汽蓝谷在研发层面没有多少积累 。
从车型上看 , 北汽蓝谷的BEIJING品牌旗下虽然有EC、EU和EX系列 , 但这些系列自2013-2018几年中都只有一款车型而已 , 并未投入太多精力研发新车型 。 这点同样可在财报数据中看到 。
据Wind数据显示 , 自2018年北汽蓝谷开始公布研发费用 , 自当年到今年上半年 , 北汽蓝谷研发费用分别为0.54亿元、4.39亿元、9.73亿元和6.52亿元 。 相比之下 , 以“抠门”著称的理想汽车 , 这些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94亿元、11.69亿元、11.0亿元和11.7亿元 , 可见两者差距甚大 。
由于严重依赖B端市场、产品单一和研发投入不足 , 北汽蓝谷抗风险能力自然不强 。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汽车市场快速走入“寒冬” , 据普华永道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 疫情使得2020上半年中国汽车出行产业的产值同比下降四成 , 在此大环境下 , 北汽蓝谷自然陷入困境之中 。
对于小康股份而言 , 在其发展的那些年 , 同样没有积累太多核心技术 。
回看小康股份造车的经历 , 可以算是一直在走合作造车这条路 。 小康股份和东风汽车虽然合资建立了东风小康 , 但由于前者并没有太多造车经验 , 因此合作之后东风为造车提供了大量技术方面的支持 。
而对于小康股份而言 , 并没有在研发上投入太多 。 据Wind数据显示 , 2018-2020年其研发费用分别为4.83亿元、6.51亿元和8.37亿元 , 与理想汽车相比同样差距过大 。
虽然小康股份在2019年独立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品牌赛力斯 , 但由于没有形成行业形象力 , 导致其销量无人问津 , 更不要说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力 。 这点对于常年依赖B端市场的北汽蓝谷同样适用 。
放眼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 “蔚小理”三兄弟虽然在刚开始也不被市场接受 , 但随着之后销量的起势 , 各自独有的品牌力逐渐被市场和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 进一步推动销量的增长 。
企业内部的高管流动或混乱 , 也成为北汽蓝谷和小康股份不能回避的问题 。
2019年2月 , 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 , 公司董事、经理郑刚由于身体原因主动提出离职申请 , 这一位置之后由马仿列继任 。 但就在上任一年半后 , 马仿列也提出因身体及年龄等个人原因请辞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