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绑定”了华为,这些车企为何没能脱困?( 七 )
值得注意的是 , 按照最初的公示 , 马仿列的任期应该到2021年11月7日 , 他的提前离职 , 在业内看来也可能与北汽新能源目前的惨淡销量有关 。 这一职位在去年8月由原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接任 。
这也意味着 , 不到两年的时间 , 北汽蓝谷就经历了三次“换帅” , 可想而知北汽蓝谷内部的战略或许也经历了多次变更 。 而对于小康股份来说 , 企业内部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 。
据一位接近小康股份赛力斯的人员向凤凰网科技透露 , 今年整个8、9月小康股份都在严抓质量管控等问题 , 前几年集团内部管理一团乱 , 直到最近几个月才慢慢步入正轨 。
正因北汽蓝谷和小康股份在车辆研发上投入不足、品牌力薄弱和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影响下 , 即使有了华为在技术和流量上的加持 , 在业内看来也很难实现自身的脱困 。
“由于前些年对于造车的投入不多 , 再加上销量过少导致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不足 , 基于上述两点 , 北汽蓝谷和小康股份赛力斯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中 , 处于二 , 三梯队的劣势地位 , 而要想脱离这样的劣势 , 仅靠华为是远远不够的 。 ”国内某头部车企研发负责人孙浩对连线出行表示 。
在孙浩看来 , 无论是北汽蓝谷 , 还是小康股份 , 与华为的合作都算是“强弱联合” , 在这种联合中 , 处于强势一方的华为就有权利来决定向合作车企投入多大的精力和资源 , 处于弱势的车企并没有多少谈条件的资本 。
现在来看 , 北汽蓝谷和小康股份在“傍”上华为后 , 并没有完全实现自身的脱困 , 但对于它们来说 , 并不会放弃华为这根“救命稻草” , 反而会越贴越近 。 毕竟 , 在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战场上 , 多抓住华为一分 , 就会在未来多一分生存的机会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孙浩为化名 。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 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ASUS|华硕预热ROG Flow Z13:称其是“全球最强悍的游戏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