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事记|龚宇守正,爱奇艺没有出奇( 三 )


其实 , 通过业务梳理就可以发现 , 在长视频这条路上 , 爱奇艺包括中国所有的视频网站 , 都是在跟着美国同行走的 。 从成立之初 , 学习HULU免费给用户提供正版影视剧观看平台 , 靠广告赚钱;到2011年借鉴Netflix的会员制作为新创收途径 , 掀起自制剧热潮;再到2013年收购PPC , 完成从纯PGC(Producer Generated Content)平台兼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效仿Youtube的思路;2016年爱奇艺在直播的风口又推出了奇秀直播 , 这与一大波靠模仿Meerkat兴起的直播平台不无关系 , 如花椒、映客、YY(YY.US) 。
爱奇艺一直在摸着别人过河 , 虽然取众之所长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 , 但却让企业的气质沦为了没有自我的“缝合怪” 。 最重要的是 , 仅学习形式并不能让爱奇艺真正蜕变 , 爱奇艺最大的问题是从来没搞过底层创新 , 用户交互、自制剧、综艺、营收模式等等方面都用着友商实践过的那些“没有错”的方式 , 但就是水土不服 。
据2020年财报 , 会员服务费占据爱奇艺收入构成的55.5%之多 , 但从最近几个季度的数据看来 , 会员收入的增长显得有些势能不足 , 一直徘徊在40亿左右 。 随着最近超前点播的取消和偶像养成综艺的禁令 , 该项收入还可能进一步萎缩 。
爱奇艺一度被称为“中国奈飞” , 却终没有成为“奈飞” 。 对视频行业充满理想主义期待的爱奇艺死磕内容没有错 , 但是却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 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 , 中国用户没有美国用户那样强的付费意愿 , 环视四周谁不喜欢“白嫖”呢 , 这就是用美国方法在中国挣钱不灵的原因之一 。 另外 , 影视业务的大投入、长周期需要充沛的资金以供运作 , 这对爱奇艺来说更是个挑战 。 学完奈飞 , 这些年又冒出了西瓜视频、B站这样的长视频变量 , 哪里学得过来呢?
爱奇艺要想守正出奇 , 在深耕内容、学习经验之外 , 还需要更妙的招数 。 哪怕是“片多多”这种搞法 , 至少也是一种创新的探索 。
03
“爱”不等于“优腾”
优酷作为阿里文娱的主要组成、腾讯视频作为腾讯集团的亲儿子 , 都有巨头做支撑 。 一方面 , 从资源和资金方面来看 , 优酷和腾讯视频都有底气和竞争对手打持久战;另一方面 , 与集团紧密的联系与稳固的信任既能帮助“优腾”享受巨头的规模效应 , 其传媒性质也对集团的战略布局有重要意义 。 而爱奇艺与百度的关系则微妙了很多 。
腾讯视频员工Luna告诉陆玖财经:“腾讯对内容板块是认真的 , 长视频是一条很重要的赛道在内容板块中肯定是不可或缺的 , 就像短视频赛道一定要有微视一样 。 长视频的持续亏损 , 有白嫖文化的影响 , 但是这两年来大众还是在慢慢接受会员付费体系 , 只是目前广告收益的业务逻辑比较简单 , 只能在剧集播出的时候得到短期收益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