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造车,代工巨头已别无选择( 五 )
另外 , 被富士康寄予厚望的MIH模块化生产平台 , 本就是传统车企的拿手好戏 。 即便在智能电动化时代 , 强势传统车企也都配备了纯电动平台 , 如大众的MEB纯电动平台、丰田汽车电动化平台e-TNGA、比亚迪的e平台、长城汽车的ME平台、广汽新能源的GEP平台等 。
而在产品的营销层面 , 即将退出大陆市场的裕隆汽车似乎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 当公司官网车型的营销图册依旧把电动尾门作为亮点宣传时 , 我们很难想象裕隆能够给予富士康何种实质性的帮助 。
文章图片
图5/5
对此 , 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 , 当财大气粗的富士康找来江河日下的裕隆汽车作为帮手 , 究竟孰强孰弱?
参考过往车型的失败案例 , 裕隆汽车显然不能填补富士康与成熟汽车主机厂之间的鸿沟 。
尾声
在传统的汽油驱动车辆的时代 , 无论是内燃机还是变速箱技术 , 所需的都是车企高额的资金投入及多年累计的技术底蕴 。 而电动车的天然结构 , 挣脱了内燃机与变速箱的枷锁 , 无疑拉低了车企造车的门槛 。
对于拥有足够现金的入局者而言 , 这显然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遇 。
如今 , 新势力造车的第一轮潮水已经退去 , 行业内马太效应骤显 , 仅剩以蔚小理为首的造车新势力方兴未艾 。 当第二轮潮水漫起 , 赛道内的选手换成了财大气粗的科技巨头 。
但富士康显然不是唯一“为产品装上轮子”的科技公司 。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利润的下降 , 苹果、华为、索尼和小米在内的智能手机及家用电器制造商均宣布了投资电动车的计划 。 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们 , 长年深耕2C业务 , 无论是在产品的用户交互还是软硬件的技术迭代上 , 均遥遥领先于富士康 。
而对比造车新势力 , 不论是裕隆还是富士康 , 既没有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应用场景进行数据采集 , 也没有根深蒂固的相关技术储备 , 更没有从营销到售后的完整商业链条布局 。
在时代的洪流下 , 富士康已然站上了智能电动车的风口 , 但弯道超车的机遇 , 对现阶段的富士康而言 , 却是可遇而不可求 。
推荐阅读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 Foxconn|富士康印度女工宿舍条件曝光:房间最多睡30人 月薪900
- Foxconn|印度富士康工人条件有多恶劣?工资九百、没有马桶、食物有虫
- Foxconn|富士康印度工厂因食物中毒事件暂停运营
- Foxconn|食物中毒事件后 富士康宣布重组印度工厂管理层
- Foxconn|苹果富士康正在对印度Sriperumbudur工厂落实合规性整改措施
- Foxconn|吉利疑与富士康共同成立公司 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
- IT|8张图看懂纯电市场变化:特斯拉顶4个新造车 比亚迪紧追不舍
- IT|华为蔚来挤在25万造车赛道 谈媲美豪车言之过早?
- IT|贾跃亭造车进入最终阶段 FF 91量产版焊装生产线设备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