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 ,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
2021年5月15日07时18分 , 天问一号着陆器顺利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 。
从屈原面对天地宇宙的探索精神 , 到火星探测的中国航天新纪元 , 中华民族追求真理的无畏精神搭建起了一条“天问”之路 , 延伸向神秘的火星世界 。
从兼济思想到量子科学
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 , 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等观点 , 以兼爱为核心 , 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 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 , 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 , 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
2017年1月18日 , 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 , 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 。
从“墨子”到“墨子号” , 体现了中华民族兼济天下 , 对科学真理的热切追求 。
从“北斗七星”到“北斗卫星”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 对北斗七星的观察早有记录 。
【嫦娥|航天文创推出的《玉小兔轻科普系列》来啦!让孩子仰望星空,学习航天知识吧~】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 , 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 , 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对应一年四季:斗柄指东 , 天下皆春;斗柄指南 , 天下皆夏;斗柄指西 , 天下皆秋;斗柄指北 , 天下皆冬 。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2020年7月31日上午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
从北斗七星到北斗卫星 , 中国的地理天文技术蓬勃发展 。 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我们“指点迷津”时 , 遥远银河中闪耀的北斗七星也正在向我们致意 。
从“天宫高阁”到“天宫空间站”
天宫 , 又名紫微宫 ,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宫殿 。 琼楼玉宇屹立于祥云之间 , 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理想世界的美好遐想 。
中国载人空间站命名为“天宫” 。
2021年4月29日11时 , 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 中国空间站建设拉开帷幕 。
2021年6月17日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 3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 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空间站生活 。
天宫 , 曾是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空中世界的无限遐想 , 走入科学时代 , 在太空中搭建一座外形是“中”的天上“宫殿” , 与美丽的蓝色星球遥遥相望 , 又体现了中国人对探索星辰大海的无限热情 。
推荐阅读
- 建设|这一次,我们用SASE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IT|新航空图像拍摄系统Microballoon:可重复使用且成本更低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能力|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
- IT|Omicron影响持续蔓延 捷蓝航空拟取消约1280架次航班
- 市场|因时乘势 奋进启航|写给2022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