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深圳湾科技董事长邱文:园区正在引领变革的未来( 二 )


那么 , 园区究竟能给企业提供怎样的帮助呢?邱文用深圳湾科技的实践探索举例:深圳湾科技与华为共同运营了“中国鲲鹏产业源头创新中心” 。 通过推动华为鲲鹏产业生态与深圳湾园区生态的融合 , 帮助华为在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大数据、管理与服务等产业链环节 , 更快更好地与广大园区创新企业建立生态合作关系 。 “即使像华为这么强的公司 , 和园区开展生态合作 , (也)明显比华为依照传统方式自己建立生态效果更好 , 华为也非常认可这一点 。 ”邱文说 。
邱文称 , 对于深圳湾科技来说 , 园区大量创新企业通过园区平台就能够与华为高效地达成业务合作 , 获取更多更好的行业资源 , 这就是园区平台自己独特的价值 。 同时 , 合作对深圳湾科技在招商、运营、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价值很大 。 创新中心合作不到两年 , 已有超过20家华为鲲鹏产业链重点企业主动落户深圳湾园区 , 验证了“最高水平的招商是不需要招商” 。 深圳湾科技也正在抓紧筹备推出园区鲲鹏产业链主题投资基金 。
这种“多赢”的模式就是产业生态园区模式 。 “通过产业生态园区平台获取原本自身难以获取的资源 , 就可以成为企业乃至个人应对变革的法宝 。 ”邱文说 。
园区是城市发展的载体
“我们每天看了千百遍的城市 , 它可能正在通过科技园区暗暗酝酿新的能量与价值 。 ”在《深圳创新密码——重新定义科技园区》一书 , 邱文这样写道 。
陈宪认为 , 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 , 科技园区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起到了特殊且重要的作用 。 比如城市的现代化就有着园区的巨大功劳 , 企业绝大部分进了园区 , 为城市空间格局调整提供了机会 。 而各种产业功能区的形成 , 也为城市现代化样貌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 更深一点看 , 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好产业、好大学息息相关 , 科技园区可以为城市带来好产业的发展 。
深圳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 2020年 , 深圳实现了近2.77万亿元的GDP 。 40年的时间里 , 深圳从“小渔村”迈向“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 , 科技园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
陈宪表示 , 科技园区为城市带来的产业发展 , 集中表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的上升 。 2020年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1.03万亿元 , 占地区生产总估值比重达到37.1% , 就是最实在不过的证据 。
“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 , “深圳湾”园区品牌已闻名全国 。
如今的深圳湾科技园区引入高成长创新型企业超过1200家 , 既包括空客、埃森哲、华为、腾讯、中国移动、三星、大唐集团等11家世界500强旗下企业 , 也包括联发科、发那科、兆易创新、紫光展锐、微众银行、商汤科技、云天励飞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 以及54家上市公司(其中20家在入园后成功上市) , 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5G通信、金融科技、智能硬件等重点产业链 。 园区入园企业年产值超2500亿元 , 贡献税收超150亿元 , 吸纳高端人才超15万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