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宁说 , 这是一项对精密度要求极高的工作 , 无人机所用的零部件都要一一称重 , 甚至对胶水的用量都做了数字化的规定 。
“冯如三号”首期团队队长张益铨说 , 团队成员刚来时通常是带着年轻人的“虎气” , 什么事都敢干 , 却免不了粗心犯错 , 在团队磨炼一段时间后 , 大家渐渐学会了谨慎、细致的工作态度 。
【冯如|极致挑战80小时——北航学生再次打破无人机续航时间世界纪录】张益铨曾带着一个学弟去调整飞机的水平尾翼 , 刚开始时 , 左、右水平尾翼始终达不到同一个水平线 , 这个小伙子便拆了又装 , 装了又拆 , 直到飞机首飞之前 , 学弟还在一步步调整 。
“飞行的要求很高 , 高到每一条线 , 都需要达到预设位置 。 只有这样 , 才能防止飞机出现异常情况 。 ” 张益铨说 。
一夜须白换来的成功
“冯如三号”团队还有“甘坐冷板凳”的传统 。
在飞机试飞之前 , 团队成员需要做大量的加油和抽油工作 。 这其中 , 加油是起飞前的最后一步 , 晚上11点半开始加油称重 , 往往要到次日凌晨4点多才能结束;同时 , 他们还要测量发动机的耗油量、转速、气缸的温度 , 大家4小时轮一班 , 轮流值班记录 。
北航冯如书院2019级学生李绪航至今记得 , 有一次试飞 , 虽是8月 , 但晚上露水重 , 温度低 , 坐在发动机附近 , 螺旋桨吹来阵阵冷风 , 他们不得不把羽绒服披在身上当被子;偶尔电泵“罢工”了 , 电池没电了 , 李绪航就自己上工 , 靠手摇油泵 , 给无人机加油 。
来自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的学生刘雅曦 , 最初在起降组 , 后来被调到了控制组 , 负责传感器部分 , 一做试验就是7个多小时 , 通宵熬夜是常事 。
有一年 , 大年三十的晚上 , 团队成员只有一件羽绒服 , 他们便轮换着披在身上做试验 。 刘雅曦记得 , 有时实在冷得受不了 , 他们中就有人喝辅导员的酒来取暖 。
尽管如此 , 这个19岁的小姑娘从未觉得苦 , 她只想着可以把所学的东西服务国家 。
“冯如三号”团队指导老师王耀坤解释 , 飞机一旦飞上了天 , 将面临很多未知因素 , 随时可能出现发动机熄火等情况 , 团队成员只有时时刻刻通过地面站监控飞行数据 , 才能够判断飞机飞行状态 , 在第一时间作出处理 。 因此 , 团队成员要经常根据任务需要一起熬夜 。
2001年出生的小伙子王骥勤记得 , 入学时老师曾说 , 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 现在 ,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 , 这件事就是“冯如三号” 。
有一次 , 王骥勤发现 , 飞机加完油后 , 相关参数出现了问题 。 他就和团队成员一起把油抽出来 , 返工修改动力方案 , 一点点调试 。 熬到凌晨4点多 , 偶然照镜子时 , 他突然发现 , 自己的胡子一下子变白了 。
推荐阅读
- 人物|马斯克承认输给了巴菲特:曾尝试挑战喜诗糖果,但最终放弃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火星任务|参考封面 | 2021,应对重大挑战的一年
- 屏下|汇顶科技屏下光线传感器首获商用 助力小米12 Pro极致全面屏体验
- 训练|华为运动健康 Beta 新版本测试:新增健身课程分享、血压挑战计划
- 技术|小米12系列正面挑战iPhone 未来五年超1000亿投入研发
- 旗舰|正面挑战iPhone! 小米12系列自研技术全面突破,未来五年超1000亿投入研发
- 国际|特奖得主任队长,清华夺冠NeurIPS 2021国际深度元学习挑战赛
- 人物|2022年,马斯克能克服这三大挑战吗?
- 人物|人民日报刊发比尔·盖茨文章:以创新伙伴关系应对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