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更新|神器 Notability「免费下载」引热议,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喜欢订阅制?( 三 )


此外 , 订阅制让开发者与用户之间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实时互动模式 。 过去软件的大版本更新就像是制作电影 , 在长达数年的制作周期中 , 开发者都不会知道新改动是否会符合用户的心意 , 一旦大版本更新用户反响不佳 , 开发者就会遭遇沉重损失 。 而现在 , 只需要关注订阅用户数的变化 , 开发者很容易就能看出新加入的功能是否受用户欢迎 , 从而灵活地调整开发策略 。
还有一个隐含的好处在于 , 软件在订阅期内始终保持最新的特性使得用户不再因为「旧版本够用」而拒绝花钱升级 , 对开发者来说避免了买断制软件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 与其说订阅制是购买或租赁软件 , 不如说是签订一个强制性的内容服务协议 。
开发者得到平稳收入与持续动力更新软件 , 间接性地使应用商店平台亦从中获益 。 在这个讲求「应用生态」的时代 , 持续迭代的高质量应用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 , 从而实现平台生态的良性循环 。
因此 , 平台方也在努力推动旗下应用向订阅制转型 。 比如说 , App Store 上的应用收入一般是苹果与开发者三七分成 , 但如果某个 app 采用订阅模式 , 且用户在订阅一年之后选择续订 , 苹果的抽成比例便会降至 15% 。

版本更新|神器 Notability「免费下载」引热议,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喜欢订阅制?
文章图片

同时 , 平台还努力推广将应用打包订阅 。 今年三月的发布会上苹果便公布了将 100+ 款独占游戏打包订阅的服务 Apple Arcade , 用户只需要支付会员月费 , 便能自由游玩套餐中的任意游戏 。 很快 , Google 也曝光了名为 Google Play Pass 的类似服务 , 在订阅制的风潮下 , 谁都想分一杯羹 。
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喜欢订阅制?
既然在原则上订阅制称得上是平台方、开发者和用户的「三赢」 , 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对订阅制有着本能的拒斥?仅在朋友圈里 , 就能听到许多对订阅制的微词 。
一个原因在于 , 人类本就不是在「订阅经济」的环境中演化而来的 。 在以实物交易为主的漫长历史中 , 我们形成了对「拥有」的强烈偏好 , 以至于「拥有」本身就成为了目的 。 拥有某一物品的效用甚至足以覆盖高昂价格所带来的损失 , 这一点从纸质书市场在电子书的冲击下依旧稳固就能看出——实物能带来更真切的拥有感 。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 1979 年发表的经典论文指出 , 人们天然地抱有一种「损失厌恶」心态 , 也就是失去一样东西带来的痛苦远高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 。
很不凑巧 , 传统的订阅制模式正是在不断地强化损失厌恶的体验:通过付费订阅获得的只是应用的暂时使用权 , 订阅期限一到 , 用户便会被它拒之门外 。 除非乖乖掏钱续费 , 不然大多甚至全部功能都会被禁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