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二 )


当时 , 世界核能发展陷入低潮
但这并没有动摇王大中
研制先进反应堆的决心
他跟踪国际高温堆发展前沿
做出了3个重大战略性选择
一是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型
二是从小规模实验堆到
全尺寸工业示范电站的发展路线
三是在核心关键技术上
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
这对中国乃至世界高温气冷堆技术
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确了我国高温气冷堆从当时起
到未来三十年的技术发展路线
在“863”国家高技术计划的支持下
王大中带领团队开始了
10兆瓦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的研发

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5/10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压力壳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
采用球形核燃料元件
全堆要装2万多个球

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6/10

高温气冷实验堆燃料元件
燃料球直径6厘米
包含8000多个四层包覆结构的
直径0.9毫米的燃料颗粒

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7/10

高温气冷实验堆燃料芯核
每炉一次制备500万个颗粒
不合格率要小于十万分之二
……
又是从零起步
又是“从0到1”的突破
2000年
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特性的
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大学建成

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8/10

2000年12月1日 , 王大中(中)、吴宗鑫(右)在清华大学10兆瓦高温气冷堆临界现场
此时 , 距开始这项研究已过去14年
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
自主发展高温气冷堆的技术基础
迈出了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行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一大步
从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
2021年9月12日
山东荣成石岛湾
天高云淡、海风轻拂
86岁的王大中院士专程赶到这里

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
文章图片
图9/10

2021年9月12日 , 王大中(中)、吴宗鑫(左)、张作义(右)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
他要亲自见证
全球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
核电站的历史性时刻
【新浪科技综合|第一时间!一文领略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大中院士风采】9:35分
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