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工厂之痛:一个知识问答社区的死亡样本( 四 )



|App工厂之痛:一个知识问答社区的死亡样本
文章图片
图8/12

同时 , 用户下沉 , 对知识型平台来说还有一个大问题 , 就是用户本身对专业化问答也不感兴趣 , 更偏向于娱乐内容消费 。
据我们对今年悟空问答“释放好奇心 , 提问赢奖金”活动的抽样统计显示 , 获奖的内容中 , 生活类的问题始终排在第一位 , 且月度平均占比达到50% 。

|App工厂之痛:一个知识问答社区的死亡样本
文章图片
图9/12

专业内容水化 , 对奔着“有用”来的用户来说 , 失去价值 。 而倾向于消磨时间的下沉用户 , 面对的诱惑太多——在泛娱乐化上 , 有着微博、抖音、B站等各种内容模式可替代 。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由于悟空问答缺乏相关的数据统计 , 这里我们以知乎为例 , 来进行分析 。
我们在《看到知乎破发 , 我感到很欣慰》一文中论述过 , 知乎正在涌现越来越多的泛娱乐化内容 。
而随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泛娱乐化内容增加 , 知乎的单日用户使用时长有所提升 , 但整体的用户粘性却是下降的 。
这是因为上述说过 , 专业知识是用户使用问答平台的首要需求 , 而泛娱乐化的内容 , 却伤害了核心用户的使用体验 , 导致其粘性下降 。 而泛娱乐化内容本身 , 虽有部分用户会深度使用 , 但和悟空一样面临泛娱乐平台的竞争 。
也就是说 , 平台内容定位、供给与受众需求偏差 , 让知乎的用户粘性降低 。
相比之下 , 泛娱乐化定位 , 且与用户需求匹配的微博、抖音等平台 , 用户使用时长和用户粘性(DAU/MAU)都是正向增长 。

|App工厂之痛:一个知识问答社区的死亡样本
文章图片
图10/12

和知乎有着类似问题的悟空问答 , 平台用户粘性情况也类似 。
据有披露的数据显示 , 2017年10月-2018年7月 , 悟空问答的MAU从121万降至67.9万 。
而在创作者和用户端的内容生产和消费 , 出现匹配偏差时 , 平台自身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算法分发“水土不服”
众所周知 , 抖音让人上瘾的算法机制 , 也被复制到了悟空问答上 , 用来进行内容分发 , 以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 那么 , 结果是否如其所愿呢?
我们先来看看 , 问答平台传统内容分发和算法内容分发的不同之处:
·传统分发 , 相当于“人找内容” , 代表平台知乎 , 具体逻辑为:
知乎根据用户的赞同与反对 , 分发内容 , 用户赞同多(也就是质量高的内容) , 会被集中展示 , 推给所有有需要的人 。
·算法推荐分发 , 则为“内容找人” , 代表平台悟空问答 , 具体逻辑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