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消协消费提示:“双十一”购物这六点注意事项请收好
11月11日虽然还未到来 , 但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拉开了“双十一”购物节的帷幕 , 一些消费者已经或者正待开启“买买买”模式 。近年来 , 随着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加大 , 网络消费环境逐步优化 , 但网购侵权行为仍时有发生 。为守护安全、畅通消费 ,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结合近几年“双十一”消费维权舆情及消费者的投诉情况 , 梳理出以下六点事项 , 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
文章图片
一、“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 , 得实惠要多对比
“双十一”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 , 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 , 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 。但实际上 , 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 , 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 , 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 , 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 , 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 , 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对此 ,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 , 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 , 做到心中有数 , 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 , 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
二、促销规则套路复杂 , 下单前需看清楚
当前 , 很多商家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 , 包括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 , 一些促销规则设计复杂 , 需要消费者“精打细算”才能理得清 。有消费者称 , “一顿操作猛如虎 , 一看红包一毛五” 。对此 ,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留心商家的促销规则 , 了解各种优惠措施是否有“门槛”限制、适用的产品品类和范围、能否叠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措施等 。对于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标识不清以及明显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的 , 建议慎重选择 , 以免事后产生纠纷 。消费者购买预售产品的 , 还要明确预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时间及金额、商家的发货时间、双方的违约责任等重要事项 。
三、限期商品谨慎囤货 , “剁手”前要巧规划
面对“双十一”全年最强的打折促销宣传 , 很多消费者喜欢下单囤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中消协提醒喜欢囤货的消费者要保持理智 , 按需规划囤货数量 , 避免一次囤货过多造成浪费 。建议消费者在“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货” , 按需补货 。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 , 更要杜绝冲动消费 , 尽量少囤货或者不囤货 , 防止很多囤货还未拆封就已经过期 , 既是给自身财产造成损失 , 也是对有限社会资源的浪费 。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安全|Redline Stealer恶意软件:窃取浏览器中存储的用户凭证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爆发|中信证券:自动驾驶渐行渐近,惯性导航刚需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