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1797年罗伯森的恐怖秀现场 , 在当时的效果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沉浸式鬼屋” , 把观众们都吓坏了 。 这类演出掀起了恐怖剧院表演形式的风潮 。 来源:Wikipedia
1858年 , 英国科学家亨利·迪尔克斯(Henry Dircks)开发了一项新的舞台技术 , 通过观众席下设置的隐藏房间和灯光的巧妙配合 , 借助玻璃“半透半反”的特性 , 让演员的身影能够在舞台上“闪现” 。
类似于魔术揭秘者 , 迪尔克斯不满于通灵骗局横行的现状 , 希望藉由这项更易阐明科学原理的技术让公众不再被装神弄鬼的夸张表演蒙蔽心智 。 他将其命名为“迪尔克斯幻境(Dircks Phantasmagoria)“ 。
本文图片
迪尔克斯的设计中 , 剧场采用自然光照明 , 并需要让观众坐在很高的位置观看(H) 。 设置玻璃板(K) , 然后在观众席下方设置隐藏房间(L) , 当L房间的灯光突然照射演员(Y)时 , 观众可以通过玻璃看到其虚像(Y’)出现在舞台上 。 这需要整个剧场都重建才能实现 , 成本较高 。 来源:The Ghost! as Produced in the Spectre Drama , by Henry Dircks
由于需要将剧场大幅改造才能实施 , 迪尔克斯的点子迟迟没有打开销路 。 但同为科学家和发明家的约翰·亨利·佩珀尔(John Henry Pepper)注意到了它 。 佩珀尔也是一位热心科普人士 , 认同用科学启发民智的意义 。 他简化了这项技术 , 让它可以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剧场环境 。 它也以佩珀尔的名字更为闻名 。
本文图片
佩珀尔的简化版本更易实施 , 也更为人熟知 。 演员扮成的鬼魂藏在舞台地面下被遮挡处 。 舞台上设置了与地板呈45°角的玻璃 , 当灯光突然打在“鬼魂”身上时 , 从观众的视角就会看到“鬼魂”的虚像与舞台上的活动发生互动 , 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 。 来源:Magic-Holo.com
本文图片
另一种版本的佩珀尔幻象 。 将隐藏房间设置在了主房间一侧 , 玻璃(绿色)与观众的视角(红色)呈45° 。 当隐藏房间的灯光比主房间更亮时 , 里面的鬼魂就能显示在玻璃上了 。 来源:TwoWayMirrors.com
可以说 , 是二人共同作用 , 让佩珀尔幻象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 并最终成为至今在科学界都占据一席之地的投影技术 。 二人曾达成短暂的合作关系 , 只是迪尔克斯逐渐对此颇有微词 , 认为名誉的天平倾向于佩珀尔 , 而忽略了他的原创 , 并因此诟病媒体和佩珀尔所属的学校 。
推荐阅读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截图|靠抄袭对标苹果?心动黄一孟指责小米新版游戏中心抄袭TapTap
- 实力比|小米12对标苹果遭嘲讽?雷军:国产手机的实力比想象中强,有和苹果比较的勇气
- IT|报道称Polestar 4电动SUV将跟保时捷Macan电动版对标
- IT|美律所对法拉第未来提起集体诉讼 涉嫌触犯证券法
- 模式|荣耀60和iQOO Neo5S,全面对比告诉你谁更值得买
- 陈明永|行业观察|OPPO陈明永:对的路,不怕远
- 设计|腾讯宣布企业级设计体系 TDesign 对外开源
- Windows|Windows 11“Sun Valley 2”将引入对第三方Widgets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