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禁止对麻瓜使用全息术!( 三 )


佩珀尔则在自己后来的一本书中 , 肯定了迪尔克斯的重要作用 。 好在后世的记载视角是更为全面的 , 现在通常将二人的名字一并提及 , 一位是创始人 , 而另一位是改良者 。
 
【全息|禁止对麻瓜使用全息术!】现在 , 我们能在许多游乐园的特定场景体验佩珀尔幻象的神奇效果 。 前文提及的站台穿梭魔法 , 想必大家已窥见端倪——拍摄者所面对的镜面玻璃 , 反射的是站台墙壁的影像 , 又透射了游客正进入隧道的场景(光源集中打在游客身上 , 而保持黑暗状的隧道入口变得不可见) , 结合在一起就形成穿墙画面了 。

全息|禁止对麻瓜使用全息术!
本文图片

绕到玻璃背后 , 就可以看到真正的站台墙壁 , 和正在进入黑暗隧道的游客 。 来源:TwoWayMirrors.com
除了游乐场和鬼屋 , 佩珀尔幻象作为一种类全息投影技术 , 也广泛应用在各类舞台表演中 。 我们常常看到 , 深受热爱但已不在人世的歌手通过这种方式回到现场;人气虚拟角色也能和真人同台演出 。

全息|禁止对麻瓜使用全息术!
本文图片

2012年Coachella音乐节现场 , Snoop Dog与已故歌手Tupac Shakur(右)的影像同台 。 来源:npr.org
 
想亲自尝试一下“全息术”?你可以购买或制作简易的小装置 , 利用佩珀尔幻象获得相当有立体感的投影效果 。
 

全息|禁止对麻瓜使用全息术!
本文图片

利用手机加上这种倒金字塔形的装置 , 自己也可以制造一个“悬浮”影像出来 。 完整教程戳我

全息|禁止对麻瓜使用全息术!
本文图片

我们距离科幻片中的“凭空造像”全息术 , 还有多远?来源:Iron Man
 
严格地说 , 佩珀尔幻象只是一种能形成类似全息效果的投影技术 , 而真正的全息技术远远更复杂 , 也更难实现 。
我们都看过科幻电影中的全息术——一个完全悬浮在虚空中的显示屏或物体 , 人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它并互动 。 这里所指的全息投影技术(holography) , 来自希腊语词源holo , 意为“全部的、完整的” 。 普通二维照片只记录下光的强度信息(振幅) , 而不包含深度信息(相位) , 在视觉上体现不出纵深感;全息图像则同时包含二者 , 从而完整地重建物体的立体像 , 形成立体视觉效果 。
该技术由英国匈牙利裔科学家丹尼斯·盖伯于1947年发明 , 并让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最初被用于电子显微技术 , 后来由于激光的出现取得更广泛的进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