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收营销垃圾短信可举报

_原题是:收营销垃圾短信可举报
本报讯(采访人员 王薇)11月11日虽然还未到来 , 但各大电商平台已陆续拉开“双十一”购物节的帷幕 。 昨天 , 中消协发布六大注意事项对消费者进行提示 , 其中特别针对刚刚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 提醒消费者遇到促销短信骚扰 , 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 进行投诉、举报 。
“双十一”的“低价”一直是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嚼头 , 中消协提示 , 根据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 , 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 , 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 , 甚至还可能是全年最贵 。 针对这种情况 , 消费者不可迷信“双十一”的所谓“价格优势” , 购买前最好能提前了解价格走势 , 做到心中有数 , 除非是长期跟踪考察的商品 , 否则千万不要单纯相信低价宣传而盲目跟风下单 。
近年来 , “双十一”促销期间营销类垃圾短信呈现集中爆发的态势 , 使消费者烦不胜烦 , 备受其扰 。 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 , 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 。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 , 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 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业信息行为 ,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
面对“双十一”全年最强的打折促销宣传 , 一些消费者喜欢下单囤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 中消协建议消费者在“剁手”前先清理家里的“存货” , 按需补货 。 对于化妆品、保健食品、粮油调料、休闲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 , 尽量少囤货或者不囤货 。
【北京青年报|收营销垃圾短信可举报】除以上三点提示之外 , 中消协还对部分商家推出的预售、红包、满减、优惠券等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的复杂促销规则套路进行了提示;同时提醒消费者 , 直播带货良莠不齐 , 围观时要保持冷静;购物时一定要关注商家售后服务 , 有纠纷及时维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