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大中:矢志报国 坚韧不拔的核能科学家

央视网消息 (新闻联播):从国家战略出发 , 他坚定选择了自主创新的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之路 , 带领团队从无到有 , 开展了几十年的艰难探索 , 实现了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的跨越发展 。 “一张蓝图绘到底 , 一股韧劲干到底” 。 他就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教育家 , 王大中 。
1960年 , 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留校的王大中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参与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反应堆——屏蔽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和建设 。 当时 , 这个由清华大学师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3岁半 ,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 唯一可以参考的资料是苏联人的一张图纸 。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 王大中与团队一起 , 用粗糙的“马粪纸”制作工程模型 , 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 , 经过了6年的奋斗 , 他们设计建造起了新中国第一座屏蔽试验反应堆 。
【科学技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大中:矢志报国 坚韧不拔的核能科学家】上世纪八十年代 , 正当王大中全身心投入到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研究的时候 , 国际上出现了切尔诺贝利等重大核安全事故 。 这让具备战略思维的王大中意识到 , 核反应堆研究必须追求“固有安全” 。 也就是说 , 不用外部操作 , 仅靠自然物理规律 , 核反应堆本身就能够趋向安全状态 。 随后20年 , 王大中瞄准“固有安全”这一目标 , 自主创新 , 坚持不懈 , 建成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低温堆和10兆瓦高温堆 , 破解了核能安全的世界难题 。 随后 , 他又积极推进工业规模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建设 。 今年9月 , 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 , 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 。 这是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 中国在工业规模的先进反应堆技术上正在领跑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