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挑战脑机接口“禁区”,实现“意念”书写( 三 )


文章图片
图7/10

可以说 , Krishna Shenoy和同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 那就是:读心 。
我们的思考、推理、内心活动 , 基本上都是以文字和符号的方式进行 , 如果读取了这些信号 , 那么就相当于读取了我们的内心 , 这是Krishna Shenoy及其团队的巨大贡献 。
可以想象 , 这一技术的推出 , 不仅对瘫痪患者有用 , 可以让失去了书写能力的人重新执笔 , 而且对于失去了语言能力的人 , 也可以让他重新“发声” , 毕竟文字转语音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了 。
而更引人遐思的是 , 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 或许可以推动全人类的交流 , 如果能把人类的想法用文字书写在屏幕上 , 结合AI翻译技术 , 或许就能建立人类的新巴别塔 , 让全世界扫清语言障碍 。

新浪科技综合|挑战脑机接口“禁区”,实现“意念”书写
文章图片
图8/10

脑机接口 , 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或许有一天 , 脑机技术可以让瘫痪、中风的患者拥有更自如、更自由的活动能力 。
可以帮助植物人患者做出重要的人生决定 , 从简单的吃住需求 , 到是否继续接受治疗 , 甚至做出临终的决定 。
可以帮助神经外科手术医生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 对于脑肿瘤患者 , 在医生进行手术时 , 切除过多的脑组织可能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 而切除过少可能会导致治疗不彻底 , 因此 , 迫切需要脑机技术可以绘制精准的“大脑地图” , 医生就可以精确识别脑部结构和功能区域的位置 , 确保只切除所需的组织 , 同时保留其他重要区域 。
这些都是目前脑机科学家们致力研究的方向 。

新浪科技综合|挑战脑机接口“禁区”,实现“意念”书写
文章图片
图9/10

丨Shenoy group 研究内容

新浪科技综合|挑战脑机接口“禁区”,实现“意念”书写
文章图片
图10/10

“数字永生”还有多远?
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 ,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解读人类的思维 , 那距离实现存储记忆、“数字”永生还有多远?
答案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 , 有些想法需要诸多神经元共同配合 , 而目前我们却只能记录几百到几千个神经元 。 对于大脑的研究 , 我们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 对于大脑的解读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 尽管很难 , 但目前神经科学和脑机接口的发展 , 已经在逐步为我们打通这条路 。
相信未来有一天 , 我们一定会彻底破解大脑的秘密 , 那么那个时候 , 人类将进入全新的时代 。 也许 , 我们甚至可以和现实世界彻底分离 , 完全实现思维意识感知和控制一切 。 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是否会像现在热议的元宇宙?我们拭目以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