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告别电量焦虑,电动车10分钟快充时代来临( 二 )
文章图片
图2/7
就在这个时代 , 告别电量焦虑
2022年 , 北京将要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运动会 。 北京冬天这么冷 , 如何保障电动车在低温下依然能够坚持长时间的工作?北京科技冬奥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 ,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王朝阳院士提出 , 为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电动汽车都装上抗冻的“心脏” 。
文章图片
图3/7
王朝阳院士带领团队历经数年研究 , 发明了多类新型电池 , 如全气候电池(ACB)<5>、10分钟快充电池(FCB)<6>、硕安电池(SEB)<7>、常温全固态电池等 。 其中 , 全气候电池正是冬奥会电动汽车的抗冻“心脏” , 该技术入选2022年度汽车十大技术趋势之一 。
它的原理说来有些“剑走偏锋”:在极低温环境下 , 让电池利用仅剩的一点点能量 , 给自身加热 。 为了让电池能够在快充前迅速加热到指定温度 , 王朝阳团队在电池内部插入50 μm厚度的镍箔 , 一端连接到负极 , 另一端延伸到电池外部以形成第三端 。
这个工作过程相当于电池内部快速短路 , 当温度较低时 , 系统控制连接正极和加热极耳间的加热控制开关闭合 , 电流通过镍箔产生可控内短路 。 由于有电流通过 , 在镍箔上就会产生热量 , 从而使电池迅速变热 , 将自己激活 。 一旦电池内部温度超过60 °C时 , 就会触发温度传感器并阻止电流通过镍箔 , 此时电池就做好了快速充电的准备 。 而不工作时 , 电池的温度会快速冷却到环境温度 。
文章图片
图4/7
而给自身加热的这部分电能 , 仅占电池总电能很小的一部分 。 全气候电池每升温10 °C大概消耗1.35%电量 , 这就意味着从-20 °C的环境中加热至60 °C仍能剩余89.2%的电量 , 仍可提供大于250 km的续航里程 , 电池循环次数仍超过2000次(以三天充一次电估算 , 使用寿命约16年) , 相当于用一小部分能量换取了整个电池的长效稳定工作 。
文章图片
图5/7
王朝阳团队快充电池与常规电池的对比
相比于传统寻找新材料、改性已有材料的开发路径 , 王朝阳团队走的是一条更为“人迹罕至”的路:仅通过略微改变电池包内部结构 , 无需将已有电池制备设备全部淘汰 。 与普通电池包相比 , 全气候电池的重量增加不会超过1% , 电池成本增加不超过5% , 量产后成本增加可降至2% 。 与传统外部加热方式相比 , 电池自加热技术具有升温快速、耗能低、加热均匀的优点 , 能够解决电池在极寒环境下的使用“瓶颈”问题 。 因此 , 全气候电池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